6月7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致实社区宣讲室成功举办“三下乡”立项答辩活动,团委书记李波老师、第17届学生青协主席王佳琳、学生团委副书记刘金涛和杨鑫禾、2024年“三下乡”优秀团队负责人宋东坡以及学院16支团队负责人参加。为遴选兼具创新活力与落地潜力的“三下乡”项目,推动青年学子服务乡村发展,学院锚定“科技助农”“文化传承”“生态守护”等乡村振兴核心领域,进行立项答辩,为暑期实践筑牢根基。学院的16支团队轮....[详细]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团支部凝聚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各团支部于2025年5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团日活动。学院各年级青年团员们积极响应,通过理论学习、实践体验、交流探讨等多元形式尽情展现青春活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回信精神”主题团日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详细]
2025年5月11日,我院在致实社区宣讲室举办辩论赛。23级辩论赛优秀辩手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我院24级学生积极参加。古人云:“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辩论助人划清是非,判断事物同异,权衡利弊得失。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辩论赛,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比赛开始前,紧张中带着期待的氛围已然在场内弥漫开来。对立的桌椅、鲜艳的名牌、屏幕上跳动的倒计时,...[详细]
4月26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致实书院宣讲室成功举办了以“弘扬五四精神,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为主题的团课。本次团课由曾坤老师主讲,旨在引导新发展团员深入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与历史意义,明确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并探讨如何成为有为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五四精神。团课伊始,曾坤老师详细介绍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五四精神的核心要义。他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旧...[详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重要指示,增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我院于4 月 23 日在致实社区宣讲室举办了“学习焦裕禄精神”主题团课。本次课由学院学工办主任麻琳老师主讲,旨在通过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实践能力、道德修养等多维度塑造团员的精神品格。团课伊始,麻琳老师以“一把旧藤椅”的故事为引,介绍焦裕禄与肝癌抗争的事迹。接着,老师从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轶事、焦裕禄精神四个方....[详细]
阳光洒满操场,青春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跑道上,一双双渴望胜利的眼睛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如同晨星般璀璨。看台边,同学们的呐喊声汇成一股股激昂的热浪,激励着每一位运动员的心。这是一场关于速度与激情的较量,更是一次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在这充满活力的赛场上,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瞬间都值得铭记。材料学院汇演 整齐划一,铿锵有力。材料学院方阵踏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传递着他们的信心与力量,青春在跃动中勃发,团结在...[详细]
3月3日,新学期升国旗仪式暨“国旗下的演讲”活动在王城校区鼎元广场举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共计500余人参加升国旗仪式。清晨7点,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旗台。在激昂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现场师生面向国旗行注目礼,齐声高唱国歌,歌声嘹亮,响彻校园上空,满溢着对祖国的深切热爱与崇高敬意。学生代表申雨作题为《以青春之名,赴爱国之约》的主题演讲,她回顾历史,讲述革命先....[详细]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2025年寒假期间开展“青力青为 豫见未来”主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洛阳理工学子寒假躬身实践以知行合一诠释青春担当品鉴中原美食美...[详细]
我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同学们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个人和集体,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特举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致实书院2023—2024学年学风建设表彰大会,大会由党委副书记丁晨主持。大会开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接着,副院长安俊超宣读表彰决定。为获得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学校进步奖学金和获得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好...[详细]
四六级、研究生考试及期末考试在即,为加强学风建设,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我于2024年12月4日至8日召开诚信考试教育主题班会,学院全体学生参加此次活动。班会在各班辅导员的精心组织下有序开展,辅导员老师强调诚信考试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指出考试不仅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更是对个人品德和诚信的考验。同时,再次强调学校关于考试作弊的处理规定,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作弊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