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传统建材为核心,向新型建材领域不断拓展的专业布局。
【历史沿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较早从事材料工程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单位之一,其前身是1958年建材部布局设立的洛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硅酸盐专业科。学院始终坚持传承建材基因,坚定扎根建材行业,服务国家建材行业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建材行业发展同向同行,成为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机冶建材工会、中国砖瓦协会培训基地,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教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东盟建材行业合作委员会,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主席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绿色低碳建材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8人,其中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0人,博士60人,高级职称44人。“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为“河南省高等学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院先后派出教师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核心的学术科研团队和以中青年博士、硕士为骨干的教学团队。
【专业建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河南省“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有“水泥生产中控操作与故障处理虚拟仿真实验”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优秀课程15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7项。
【人才培养】学院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围绕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产业发展的新需求,以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始终把思政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逐步构建了“‘双院’协同”+“三位一体”+“四核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发展好”,得到了建材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成为行业技术和管理骨干。学院被誉为建材行业人才培养摇篮。
【科学研究】学院聚焦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近5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级项目3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银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SCI、EI等收录期刊论文81篇,国家专利授权102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83人次。
【社会服务】学院加强与建材行业企业合作,承担中国建材“走出去”第一个实质性项目“孟加拉砖瓦产业升级与建材园区建设技术培训”,完成商务部“古巴可持续发展建筑材料和技术海外研修班”等多个援外培训项目,为20多个国家200余名学员提供技术培训服务。承担《中国工业史·建材工业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工业志》等典籍编纂工作,为建材“走出去”提供历史资鉴。
【产教融合】围绕学校“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建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中国建材集团、海螺集团等大型建材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与海螺水泥等多家建材龙头企业共建省级智能化绿色建材产业学院,获批建设河南省本科高校产科教融合教师创新实践流动站,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与行业企业共建实验中心12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及就业基地34个、人才培养基地5个。
【培养成效】学院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近3年校外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5项;获得国家认可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占学院学生比例的10%。学院毕业生年就业率稳定保持95%以上,考研率32%以上,稳居学校前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评价学院毕业生“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具有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