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年来高度重视学生考研工作,出台了多项帮扶措施,助力2022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目前迎来了喜报: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584人,研究生录取人数189人,其中有82人被天津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等双一流院校录取,研究生录取率达32.36%,突破历史新高。
面对疫情和就业的双重挑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注重目标引领,凝聚工作合力,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围绕“六稳、六保”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毕业生考研和就业工作方案,强化全员就业要求和精细化指导,积极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在新生入校开始,学院围绕专业成长、学业规划、能力养成及开展全面的入学教育活动,从大三开始,辅导员利用微信群、钉钉群分享考研信息和实习资料,多渠道组合发力,形成关注就业、关心考研的良好氛围。
2022年初,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全面推行班主任制,保证全院72个班级配备72名班主任老师,班主任们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为学生办实事,划小单元格,形成了“辅导员、班主任、毕业设计导师”三级责任制,保证学生考研成功和高质量就业。学院通过组织召开考研动员会、经验交流会、复试与调剂说明会、心理疏导、发放助力包等多项指导帮扶措施,充分发挥学院60多位博士的专业优势,整合资源,对学生提供一对一指导,全员全力助推学生考研上岸。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2022届学生考研工作成绩获得历史新高,其中有三位同学分别被中南大学、天津大学和吉林大学录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四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制作各个专业考研示意图,分析历年来考研数据,为学生报考制定计划,做到一人一校一策。我们从帮助学生明确考研目标,到第一时间汇聚考研信息;从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到积极邀请专业老师进行复试准备指导;从调剂工作指导,到提供考研心理疏导,缓解学生压力等等,真正做到全过程育人,精准帮扶。
学院根据学生考研各阶段的进度,在不同时间的节点,针对学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发挥教师、校友帮扶作用,通过为学生推荐院校,提供指导等多种形式,全力助推考研。学生姚格在考研复试中面临了一些问题,在老师针对性帮扶指导下,在同学的鼓励下,成功调剂到河南大学。据悉,目前有60余名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调剂,到了满意的学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完善 “五育并举”体系,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一是以 “致实书院” 建设为契机,秉承学校“致知、致善、致能、致新”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致实励新,双院协同,五维同育”。目前书院建立“思政导师面对面、行业导师助实践、学业导师引发展、创业导师点对点、生活导师天天见、朋辈导师谈经验”的工作机制,以“五个着力”为抓手,通过《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创业大赛赛前特训》、《创业政策与实践指导》等八大通识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教育;通过致实初心社、创新社,匠心社等八大社团活动,打造学生个性发展平台;通过致实讲堂、致实青年说、致实科创等八大品牌活动,构建丰富的第二课堂。二是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考研为抓手,加强学院的学风建设。材料学子入校起,就熟知学院“敢于创新,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学风,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立足行业,“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建立学业档案和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库,实行“一对一”“点对点”辅导,进行分类、分专业、分层的动态管理,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
习近平总书记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近期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关切,也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展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一步要激发动能,全员上阵,提升能力,转变作风,访企拓岗,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和行业影响力,敢于挑战,敢于胜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证每一个毕业生都能满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