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传承河洛文化,坚守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3-07-0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三下乡|传承河洛文化,坚守文化自信


2023年6月30日,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宣讲河洛文化,传播华夏文明”实践队前往河南省洛阳市的洛阳博物馆,开展以“传承弘扬河洛文化,坚守文化自信自强”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洛阳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洛阳博物馆则是这些珍贵文物的集中展示之地。实践队来到河洛文明博物馆的第一展厅,眼前展现的是一幅令人震撼的景象——史前大象化石。这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成为了展览的亮点之一。据团队成员介绍,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周以及两汉时期,大象都曾经存在过。例如河南省简称“豫”的右半部分就包含了一个“象”字。《周礼职方》记载道:“河南曰豫州,豫州在九州之中。” “豫”是一个象形字,形象地描述了“人牵象”的场景。此外,该化石也代表了洛阳史前辉煌的时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实践队员们不禁想象着一万年前的古菱齿象的下颚比现在的大象要大,而整个骸骨则完整地展现了古代大象的体貌特征,让人感受到了它的强壮和凶猛。

实践队员们被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所吸引。这些精美的陶器上绘制着各种图案,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礼器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这些器物不仅造型精美,而且制作工艺高超,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此外,还有各种彩绘陶器和形态各异的唐三彩等,每一件展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在导游的带领下,实践队员逐一参观了这些珍贵的文物,并认真听取了讲解员对每件展品的介绍。通过这种方式,实践队员对河洛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河洛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除了参观展览之外,实践队员还了解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例如,在参观唐三彩时,实践队员了解到这种瓷器在当时非常受欢迎,不仅在皇室贵族之间流行,而且在普通百姓中也非常普及。这些故事和文化价值都让实践队员倍感震撼,也更加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总的来说,这次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深刻感受到了河洛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通过参观展览和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实践队员们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会更加努力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这次河洛文化博物馆之行中,实践小组的成员们分成不同的组别,各自负责着不同的任务,深入地了解了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并分享了彼此的心得体会。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仅更好地理解了河洛文化的内涵,也为后续的宣讲工作做好了铺垫。这次博物馆禅观之旅虽然结束了,但实践小组成员们却再次感受到了河洛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了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的重要性。相信这次经历会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