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有关科技自立自强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探寻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时代密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红匠青年·访企拓岗”就业创业实践团奔赴洛轴、鸿元轴承、弗洛瑞新材料、中联水泥四家标杆企业,在生产一线开展主题实践,在轰鸣的车间里触摸“大国重器”的创新脉搏,以青年视角解码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精准对接企业人才需求。
实践团首站踏入洛轴宏阔的厂房。目睹特大型轴承的诞生过程,亲手触摸那承载千钧的精密滚道,成员们被千分之五毫米的严苛公差深深震撼。这微乎其微的精度背后,是老牌国企支撑国家重大装备的钢铁脊梁与如山责任。每一道精雕细琢的工序,都是对“国之重器”精度与担当的无声誓言,为实践团上了一堂生动的“国之匠心”现场课。
走进鸿元轴承智能车间,其核心产品YRT转台轴承打破国际垄断的壮举,以及一支年轻团队年均二十余项专利的创新活力,生动诠释了民营“专精特新”企业在创新驱动浪潮中的蓬勃脉动。在车间里,校友吴磊学长激情澎湃地向我们展示介绍了目前车间的生产加工的流程。学长的侃侃而谈以及取得的丰富成果让我们对未来就业充满了信心与憧憬。
实践团把握“访企拓岗”核心要义,与鸿元轴承就深化校企合作达成多项共识。鸿元明确表达了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并承诺为我校优秀学生提供“技术研发岗”、“智能运维岗”等核心岗位的优先面试与实习转正机会。负责人张婷表示:“鸿元的高速发展渴求青年才俊,期待与洛阳理工共同打造‘产学研用’融合新范式。”
走进弗洛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处处透着新兴企业的蓬勃生机。车间轰鸣与研发讨论交织,勾勒出蒸蒸日上的图景,这离不开地方政策的精准扶持 —— 创新基金注入、产业园区配套,为企业铺就成长跑道。与林海阳总经理的座谈中,满是校友对后辈的殷切期盼:“别总想着走捷径,专业领域的深耕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多关注产业前沿,但不能脱离脚下的土地”,这些带着温度的建议,让我们在感受企业发展活力的同时,更收获了关于成长的珍贵启示。
实践团此行与弗洛瑞新材料达成了实质性的“访企拓岗”合作意向。双方围绕材料研发、环保技术应用等方向,重点探讨了 “人才定制培养计划” ,企业明确表示将为我校材料、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优秀毕业生提供优先实习与就业岗位。
走进历史展厅,我们看到洛阳中联水泥从起步时的艰难探索,发展到如今拥有先进生产线、多元产品布局的规模。一路栉风沐雨,始终坚守“绿色发展,向上而生” 的理念。近年来“双碳”政策的实施,专业团队围绕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煤渣利用等开展科研,年均攻克十余项技术难题,让我们真切体会到建材企业 “绿色智造” 的强劲驱动力。
在生产工厂,王乐观学长带着我们了解从原料进厂到水泥成品产出的全流程。讲解中那些对环保工艺的精细把控、对产品质量的严苛标准,尤其是企业的环保卫生意识,让我们对传统工业向绿色智能转型,以及未来投身相关领域发展,有了更具体的憧憬与信心 。
实践团延伸至青年教育,邀请十余位初高中生开展宣讲活动。我们深入介绍洛阳理工学院材料学科特色、洛轴等四家企业的创新成果与转型故事,播放企业宣传片及优秀员工纪录片,生动展现“大国工匠”精神。互动环节,学生们热情描绘未来职业蓝图,80%参与提问讨论,现场收集12份兴趣问卷,多名学生表达报考意向。这场启蒙之旅,为年轻一代播撒科技报国火种,筑牢制造强国人才根基。
这趟沉浸式实践,让“红匠青年”们走出了书本的藩篱,走进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壮阔现场。在洛阳这片创新热土上,他们触摸到的不只是冰冷的设备与数据,更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强音、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以及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在产业一线建功立业的清晰方向。
1.拓岗筑基行动
打造功能完善的实习实训线上平台,并协同以上校友企业共同建设2-3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显著拓宽学生实践渠道,为全校学生争取并落实总计不少于500个优质、对口的实习与就业岗位,并持续深入合作,形成可持续闭环生态系统,解决学校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难题。
2.思政实践熔炉
成员在“大国工匠”精神洗礼、“专精特新”创新生态、绿色智造转型现场中,深化科技自立自强使命认知,筑牢扎根产业报国的思想根基。
(一审:吕梦菲 二审:员星 三审: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