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传承非遗竹编,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1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用行动践行使命,以青春助力传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竹韵新生代”实践团队赴洛阳市栾川县重渡沟,以“传承非遗竹编,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技艺学习与文化体验,深入探索非遗竹编的独特魅力,为“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7月5日清晨,实践团成员们驱车赶赴洛阳市栾川县重渡沟。抵达目的地后,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对非遗文化的敬畏之心,开启了非遗竹编的学习之旅。非遗竹编传承人为实践团详细介绍了非遗竹编的历史渊源、工艺特色及传承现状。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们认真学习竹编技艺,从基础选材、破竹到编织技巧,一步步感受着竹编艺术的独特魅力。

据传承人介绍,重渡沟景区充分发挥本地竹子资源丰富、群众多有传统竹编技艺、农闲时节人力资源充足等实际优势,秉承“以竹代塑”的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竹编坊竹艺非遗项目体验馆,打造非遗体验项目、互动空间和文创产品,进一步推动产品创新,加强竹编文化宣传,打造竹编文化品牌。非遗竹编既丰富了当地旅游业态,又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让传统文化更有温度,让非遗传承更有热度。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开启了自己的竹编体验之旅,动手制作竹编作品。在传承人的耐心指导下,成员们从简单的造型开始,逐渐掌握竹编的基本技巧。通过亲手体验竹编,成员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了非遗竹编的独特魅力和传统匠心。一件件竹编作品都凝聚着成员们的汗水与心血,也见证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竹韵新生代”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调研、非遗传承、动手实践等载体,不仅学习了非遗竹编技艺,更在实践中增强了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的责任感,也见证了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强大力量。青春的脚步从未停歇,竹韵的传承仍在继续。在未来,实践团队将坚持用脚步丈量非遗之路,用真心感悟匠心传承,为服务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一审:吕梦菲    二审:员星    三审: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