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的炽热与非遗传承的热忱相遇,一场特别的文化探寻之旅拉开帷幕。近日,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釉火青春团”奔赴孟津区朝阳镇南石山村,与千年唐三彩对话。青春身影穿梭在古村的街巷与工坊,以探索之姿为笔、实践为墨,在非遗传承的长卷上,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传承注脚。
踏入唐三彩博物馆,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灵动扑面而来。团队成员们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目光穿梭于一件件古朴而绚丽的唐三彩珍品间。从造型雄浑的骏马,到神态各异的人物俑,千年釉火凝萃的艺术之美,让大家沉浸式触摸唐三彩的起源、发展与文化脉络,感知古人的匠心巧思 。
在制作工坊,团队成员们开启了 “非遗实践课”。揉泥、制坯、施釉…… 每一步都在当地匠人的指导下,小心翼翼探寻传统技艺的密码。当亲手调制的釉料在高温中幻化成独特色彩,泥坯蜕变为一件件带着青春温度的 “作品”,大家真切体会到唐三彩制作的精细与神奇,感受非遗技艺 “手作” 的魅力 。
漫步南石山村,团队成员们与当地村民围坐唠嗑。老人们缓缓讲述着唐三彩的往昔:从曾经走街串巷的营生,到守护技艺的坚守,那些藏在岁月里的传承故事,在乡音中流淌。村民们眼中闪烁的对家乡技艺的自豪,也让 “釉火青春团” 更懂非遗背后的人文温度 。
拜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二孬大师时,团队成员们满怀敬意。大师工作室里,摆满了凝聚其心血的唐三彩佳作。张二孬大师耐心分享自己的从艺生涯,从学艺的艰辛到创新的探索,“坚守与传承,是非遗的根”,他的话语,让大家对唐三彩传承的责任与意义,有了更深领悟 。
釉火映初心,青春探非遗。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釉火青春团” 以实践为舟,穿梭于唐三彩的历史与当下,在探访、体验、聆听、问道的过程中,解码非遗传承密码。这场非遗之旅,不仅让青春与古老技艺碰撞出火花,更在助力非遗传承、深化实践育人中,踏出坚实步伐,让唐三彩的釉火,在青春力量加持下,继续照亮文化传承之路 。
(一审:吕梦菲 二审:员星 三审: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