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炽热,挡不住知识传递的热忱。近日,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微光筑梦”支教团队的13名学子赴伊川县鸦岭镇杜沟小学开启为期十天的支教实践,以青衿之志为笔、学识为墨,在学生们的成长画卷上勾勒出温暖而坚定的印记。
支教课堂上,知识不再是课本里生硬的字符,而是化作趣味故事、互动游戏,在孩子们心间跳跃。
英语课上,支教团成员们用情景短剧演绎英语对话,带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掌握日常用语。语文课时,支教团的成员们将红色故事演绎、“飞花令”接龙、古诗手势舞贯穿课堂。课后,作业辅导与暖心交流充实了课余时光。小小的教室里,琅琅书声与天真笑声交织,成了乡村午后最动人的旋律。
寓教于乐,互动参与。支教团成员们通过高参与性,多趣味性的课程方式,全方面的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意思维与想象力,提升艺术美学感知。
手工课上,五颜六色的折纸在支教团成员们的手中变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引来孩子们的惊叹。一堂手工课后,孩子们纷纷举起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小青蛙、小爱心、小汽车......各式各样的手工作品展现着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课上,一首《我的中国心》与稚嫩童声碰撞出精彩火花,孩子们都跟着节奏轻轻摆动。“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孩子们用他们最纯粹的声音歌唱着对祖国的感激、敬爱和依恋之情。
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锻炼自我,支教团通过课外活动,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体育课上,支教团成员们带着孩子们来到学校的操场上开展趣味运动会。篮球场上、乒乓球台,支教团队成员的身影与孩子们的嬉笑交错,欢声雀跃。通过篮球、乒乓球、跳大绳的体育锻炼,支教队员们不仅帮助孩子们增强体质,更在体育活动中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星火接力燃希望,暖心微光筑梦想。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微光筑梦”支教团队赴伊川县鸦岭镇杜沟小学践行“提供有温度的教育,培养有担当的青年”的崇高使命,为当地少年儿童编织了一个充满知识与梦想的假期,在助力乡村振兴、深化实践育人内涵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一审:吕梦菲 二审:员星 三审: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