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习近平知青岁月,汲取奋进力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课第七讲

发布时间:2025-05-0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走进习近平知青岁月,汲取奋进力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课第七讲


苦,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吃苦,是青年习近平面对困难的勇敢选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的非凡成长历程,感悟不同时代青年的奋进方向,激励新发展团员在新时代勇担使命、砥砺前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4 月 28 日在致实书院宣讲室举办了第七次团课。本次团课以“走进习近平知青岁月,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由张颖老师主讲。

每一代青年都有每一代青年的使命,张颖老师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为主线,详细介绍了知青上山下乡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抉择和当代青年应该奋斗的方向。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数百万城市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农村。1969年,15岁的习近平主动申请下乡,前往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通过当年出发的照片和分享的话语,展现了坚定的信念和对祖国未来的憧憬。

张老师着重讲解了习近平在梁家河的艰苦岁月。她描述了习近平初到梁家河时的生活之艰,包括交通闭塞、饮食匮乏、住宿条件简陋等。同时,张老师也讲述了习近平在田间劳作的艰辛,如参与耕地、播种、锄草、收割等农活,以及挑粪、拉煤等重体力劳动。这些劳动不仅让习近平逐渐适应了农村生活,更磨砺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

人生需要积淀和升华,在分享习近平艰苦中学习、磨砺中成长的精力时,张老师讲到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生动的场景,都蕴含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生动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有了乐于吃苦的劲头,再苦的环境条件也能克服,再难的问题也能直面解决,这是是广大青年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

最后,张颖老师对本次团课进行了总结。她强调,习近平知青岁月的经历和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启示,必须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重视知识的积累、培养社会责任感,必须要珍惜学习资源,培养阅读习惯,为未来发展打牢基础。她激励大学生要以习近平知青岁月精神为指引,在新时代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书写精彩青春篇章,用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课后,张颖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将习近平知青岁月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时刻以这种精神为指引,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挑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养,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担时代使命,绽放青春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