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宣传月|劳动赋能成长,实践点亮未来

发布时间:2025-05-1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5月里,我们迎来了意义非凡的劳动教育宣传月。本次宣传月的主题是“劳动赋能成长 实践点亮未来”,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我院劳动教育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发展。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劳动教育,探寻它的奥秘与魅力。

82FEF

劳动教育是融合“五育”的“粘合剂”。要开展好劳动教育,就要先打开对“劳动”一词的想象力。从洗衣做饭到农耕劳作,从工业生产到志愿服务,从修理电器到科研实验……劳动的半径越广,教育的契机也就越多。

劳动教育是传承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耕读传家”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强调耕作与读书并重,注重培养勤劳务实、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立志、修身、立德的责任感。

21B9E

劳动教育的落脚点是教育而不是劳动。这并非“没苦硬吃”,而是以教育为导向,在劳动中发掘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意义,帮助学生们深刻领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劳动教育是激发学习热情的动力源。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情绪,对于维持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

比如,在农业实践基地,当生物课本中的光合作用呈现为秧苗生长,当“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化为现实图景……劳动教育这把“钥匙”,便能激发出学生们对生活和学习的原始热情。

74EFE

劳动教育是传承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耕读传家”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一,强调耕作与读书并重,注重培养勤劳务实、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立志、修身、立德的责任感。

从《齐民要术》的农耕智慧到《天工开物》的工匠技法,劳动始终是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通过劳动教育,学生们不仅可以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还能切身感受“劳动最光荣”的思想真谛,接续传承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文化基因”。

劳动教育是树立正确劳动理念的有力抓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挥锄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通过劳动教育挥洒汗水,更能让学生们理解劳动、尊重劳动。

3EF6F

劳动教育是成长的必修课,是通往未来的钥匙。让我们积极投身到劳动教育中,在劳动中赋能成长,用实践点亮未来!

(一审:吕梦菲    二审:员星    三审:陈超)

(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闻中心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