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师作坊 >> 正文
  

线上教学通迅第八期—关于在线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

时间:2020年04月17日信息来源:人事处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关于在线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左寒松)

2020年初,中国乃至全世界被迫卷入了一场始料未及的战争中。疫情迫使我们止步于家中,但教育和学习刻不容缓。在此特殊时期,在线教育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还未来得及打扮停当,就匆匆忙忙地上台鞠躬,开始了自己在聚光灯下的表演。笔者作为在线教育的推崇者之一,也迫不及待地投身其中。至今不觉已实践一月有余,越发自感以前过于叶公好龙,但仍可谓有得有失。由于诸公美玉在前,为免拾人牙慧,故不以实践角度入手,而效仿赛先生与德先生之故,择关注话题一二而自问自答之,虽略显不自量力,但权且当做近期教学工作的尝试和思考的阶段性梳理。

问题一:在线教育,在线教学,傻傻分不清楚?

在线教育即e-Learning,或称远程教育、在线学习,是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E-Learning的E代表网络化的学习、电子化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探索的学习、经验的学习、拓展的学习、延伸的学习、易使用的学习、增强的学习。近十余年来,在线教育模式随着可汗学院这一现代教育神话的诞生而被人逐渐熟知的。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2006年在美国创办了非营利性教育组织——可汗学院。For free,For everyone,Forever,亲手创造并传播这些知识,这大概是可汗logo(图1)的直白阐释。可汗一个人制作了有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2300多部教学视频,利用视频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向全世界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创造了一名教师、一台电脑便可招揽上千万学生的教育神话。全球有5600万中小学生观看他的教学视频,每月600万学生登录网站。2010年前后,美国可汗学院的运营模式开始影响世界,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先导的等欧美顶尖高校公开课在全世界产生了热烈的反响,也催生了中国北大万门大学、中国MOOC、网易公开课等为代表的国内优质在线课程资源相继上线,使得在线教育迅速成为了教育教学领域的革命新浪潮,斯坦福大学校长将此比作是一场数字海啸

在线教育和在线教学两词在网络上多为混用。实质上,两者并无本质区别,只是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线教学中的教学一词是教师教学生学两个独立主体相互作用过程的总称,而绝不是教学生这一单向输出行为的代名词,更不仅仅是一种传输内容的方法或技术。如果将其错误理解,则是一字之差而谬之千里,人为地较低了在线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明确上述概念后,笔者在本文中讨论的对象在线教育在线教学实为一体,不再做文字辨析之功。

问题二:疫情下在线教育占领C位,偶然还是必然?

与传统教育相比,在线教育的优势主要有三点:(1)突破时空的限制。在线教育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弥补了传统教育在学习时间、地点、阶段性上存在的不足。(2)个性化教学。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老师、教学风格等个性标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也能够实时精准掌握用户教学状况,提供相匹配的教学资源。(3)教学资源丰富,连接全球优质师资。在线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存在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等不足和缺陷,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简言之,在在线教育模式下,向谁学、何时学、如何学变得那么不重要,学什么,如何学,学得如何才是重点。

但是,疫情下在线教育的迅速蹿红仅是特殊时期造成的偶然现象吗?2月1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高等学校的在线教学不仅是在疫情期间可以起到救急的作用,而且这也是中国高等学校这几年来一直致力推动的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学习革命。只是由于本次疫情无预兆的爆发,在线教育的某些优点被极大放大,使其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迅速占领了特殊时期教学活动的C位。事实上早在2017年我们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到了,要加快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支持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服务新业态,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在线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在笔者看来,在线教育是社会网络化的必然产物之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古至今,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从未停止,书本、学校一直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共同见证了知识学习的发展。知识付费、知识共享等新兴领域的兴起,标志着知识传播的新浪潮。罗伯特·格洛斯说:当今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可获得人类所有的知识、智慧和美的遗产。这样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中是首次出现。网络可以使全球共享的学习方式出现在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科目中,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成为现实。在线教育打破了线下传统教育模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能整合全国乃至全球优秀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真正的普惠初衷。随着在线教育技术的逐渐成熟,在线教育形式和内容趋于多样化,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乐意尝试这种新型学习形式。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传统教育的变革这都在用力的诠释着在线教育是未来教育的趋势。

问题三:准疫情后在线教学,扶摇直上九万里还是情到浓时浓转淡?

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各级政府领导人的睿智决策下,在教育界上下各位同仁的齐心协力下,硬是把大中小学的课堂全都搬到了网上,实现了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精神。随着疫情的持续,老师们呆萌傲娇网红主播的新人设立得越来越稳,之前叫好不叫座在线教育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实现了弯道超车,一骑绝尘。回想疫情之前,这些年虽然在线教育越来越火,然而企业却烧钱越来越旺,3、5轮的数亿融资,动辄上亿的市场投放,在圈内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十家九亏确也是普遍存在、路人皆知的现实,使人不得不发出了《在线教育最好还是最糟糕的时代?》的慨叹。疫情突袭,在线教育得以翻身。单以高校为例,截至4月3日,全国在线开学的普通高校共计1454所,95万余名教师开设94.2万门、713.3万门次在线课程,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达11.8亿人次。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在线课程平台上线慕课上涨了5000门,其他在线课程增长了1.8万门。伴随这这些数字的是一次整个行业的变革,在线教育平台竞争激烈,基础IT资源服务商收益颇丰,所有线下的培训机构都被迫向线上转型。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旗下的钉钉、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百度等纷纷入局,瞄准巨大的流量渠道。无论A股、港股,还是美股,与中国教育相关的公司股价高涨,好未来、新东方接连创下历史新高,网易有道、跟谁学等2019年资本市场新贵的股价也水涨船高。疫情下的在线教育大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气势。但是,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是,社会舆论尤其是经济市场对于准疫情后在线教育未来走向的预测始终是情到浓时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冷静甚至是较为悲观的声音甚嚣尘上。在网络媒体上,诸如《疫情不是在线教育的救命药》《疫情过后,在线教育是否是大梦一场?》《疫情过后,在线教育如何活下去?》等此类的新闻比比皆是。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线教育推崇碎片化、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的学习。但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在线教育的突出优点也正是其问题所在,且在高等教育环节更显得突出。首先,碎片化学习容易引发习得错觉。现今社会已经过了知识资源匮乏、需要程门立雪的古代,也已过了知识获取途径稀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恢复初期。现今社会高度网络化,使得普通人都能用极低的成本极快地获得大量的知识资源,这样使得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极度碎片化,且去除信息垃圾的成本与难度极高。但是,学习并不重在,而是重构过程。即学习者把学到的知识点按照自己的知识层次理解,并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点联系,推动个人知识体系的升级或重构,并最终转化为实际实践能力。换句话说,现代社会比拼的是学习者选择优化知识质量的辨识能力,是重构知识体系的学习能力,是综合运用知识体系的实践能力。而碎片化的学习很容易使学习者感觉自己已经知道了,陷入到学习舒适区的假想中而停止深层次的思考,仍然属于浅层次的学习阶段。其次,与传统教育不同,在线教育提倡微课短视频等形式的快速传输方法,其初衷是为了适应学习者专注力间隔时间规律。但是,目前流行的抖音短视频,片段时长极短(通常在45秒到1分钟),内容崇尚抓眼球,主题切换频繁,这种极端碎片化的信息传递对学习者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会造成极大的损害,这在在线教育领域也是需要警惕的。再者,在线教育应内容为王。在本次疫情中,教师和学生们的手机上多出了许多在线教育平台APP软件,但是可惜的是,这些在线平台大多还停留在技术层面的竞争,宣传热点诸如交互技术、大数据、后台监控、边缘计算与AI技术等等,这的确有助于实现学习的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但知识内容却极度同质化,缺乏核心竞争力。最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生容易弯腰驼背、视力疲劳,产生近视等健康问题,也是在线教育备受诟病的原因之一。在疫情之前,尽管在线教育较之传统教育模式的优点就已逐渐彰显,但远未达到全面推进在线教育模式的条件。而本次疫情下在线教育能够迅速占领C位,并非源于其关键桎梏问题的解决,而只是外部刺激的短期爆发,缺乏足够的持续上升势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12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也不得不强调:22个线上平台的2.4万门课程是几年来精心组织培育遴选的好课。教育部特别不提倡、不鼓励、不建议高校要求每位老师都制作直播课。其目的更是提醒不要出现假借在线教育之名的形式主义泛滥。实际上,在线教育模式在此次实际运行过程中也确实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如中国网络传输条件,在线教育平台搭建等硬件实力,以及教师在线教育活动设计、数字化资源制作、授课平台软件操作等软实力。加之疫情逐渐过去,特殊期间临时搭建的在线教育框架,就要收到传统线下教育模式的极大挑战,孰胜孰负还未可知。

事实上,现在讨论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的优胜劣汰本就像是个伪命题。这就好比拿电商和线下实体店对比哪个更好一样。要知道虽然电商发展了很多年,很多人说要颠覆线下实体零售,但是截止目前为止,电商所占的市场份额才15%左右,仍然是线下零售占比更高一些。与之相同的是,这些年线上教育的发展很快,但是目前从市场整体规模上来看,仍然是线下教育的占比更高一些。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近年来资本市场对于线上教育的投资也越来越谨慎了。经常说资本是最聪明的,也是最敏感的,这也从侧面上说明资本市场对现阶段线上教育的不确定性。总的来说,纵观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存在着效率(过程)和效果(结果)之间的矛盾。在线教育在打破时间和地域界限的同时,牺牲的是线下课堂中老师对学生耳提面命产生的高效果。虽然在线教育行业在不断尝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双师课堂等新模式,但目前还没有找到特别好的方法来同时解决过程和结果问题,线下教育依然是一种结果导向性最好的教学方式,在线教育谈崛起颠覆为时尚早。

问题四: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不占C位占何位?(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的比较,两者的融合)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热度的下降可能是可预见的必然情况。但这并不是一次教育改革的失败,而只是教学过程回归正常。伴随而来的也会是针对在线教育模式的重新审视与不断改进。笔者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很可能会变成中小学课堂的有益补充。这是因为虽然近年来中小学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但高考隐形指挥棒地位仍无可撼动,学生学习目标清楚,学习内容科目少且理论性强,学习主题主动性高。在线教育有助于学习者获得优质的学习资源,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其与传统线下教育相结合,互补效应明显。可汗学院与美国加州初高中学校的成功合作正是体现了在线教育在初等教育中的应用可行性。但在高等教育领域,在线教育的发展方向则是寻求与传统线下教育的深度融合,即形成线上线下(O2O,Online to Offline)教学模式。首先,高等教育注重知识传授,更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线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实现碎片化学习,并通过交流软件和学习社区等交互形式,与老师和同学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和答疑。另一方面,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化重构过程、学习方法的习得则需依靠教师指引实现,学习效果的检测与反馈需要教师组织开展,知识实践应用环节需要教师演示监督,这些环节在线下教学效果会更优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笔者经常给学生说,从车间里走一遍,有时比在教室里学一天的感觉要深,也就是源于此理。再者,现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均是以培养人为最终目的,在教学获得过程中,不仅要共知,还要共情。要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分享与传递,形成教师和学生间的感情交流和思想碰撞。隔着屏幕的思政课程总是多了一点距离,少了一些温度。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开发学生的内心。教育者所追求的本就不是传授具体的知识,而是对人的培养。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两种教育模式仅仅是的差异。道相同,术相异,有何不可呢?

 

(作者:师资科 编辑: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