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南教育宣传网报道我校通过系统化资源投入构建助力高校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长效机制的做法。
报道称,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战略性投入机制变革的背景下,传统财政资金强供给模式已难以匹配高校建设需求。积极树立“大资源观",通过与社会基金会等社会力量开展高质量互动以导入发展资金,成为撬动社会资源、助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由香港信和集团出资1000万元设立的洛阳理工学院黄廷方/信和教育基金,自2021年落地实施以来,精准聚焦师生教学科研、创新创业、素质拓展、访学研学等领域,在中原大地书写了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该基金由香港信和集团全额出资设立,核心宗旨在于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励志成才,同时支持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深耕教育教学、开展科学研究与优化学生培养。自2021年运行至今,已累计评选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奖80人次、优秀学生素质拓展奖375 人次,扶持优秀创新项目奖120项,通过系统化的资源投入构建起助力高校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长效机制。
一、基金赋能筑梦师者成长:青年教师发展的六维实践与成效
荣誉加冕筑强师品牌。在基金的激励下,青年教师们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突出的教学科研能力,在各级荣誉评选中脱颖而出。累计斩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标兵”“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等省级荣誉28 项,市厅级荣誉18 项,校级荣誉65 项及行业协会类荣誉18 项。7位教师成功获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等省市级人才称号,成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闪亮名片。
深耕科研构双轮驱动格局。青年教师锚定科研前沿阵地,国家级项目5 项、省部级项目44 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 项、市厅级项目49 项有序推进,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实现52项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突破,既完成科研成果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跨越,更以创新驱动为产业发展注入核心动能,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的创新链条,形成“项目攻关—专利产出”的循环机制,构建起高校创新与行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生态。
聚焦教学夯实质量根基。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方位构建高质量教学体系。教师们通过项目实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18 项省级教研和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获批,为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筑牢质量基石,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成果丰硕彰显学术实力。主持或参与荣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科研成果奖7项,市厅级成果奖20项。出版著作19部,教材3部;共发表论文148篇,其中SCI收录66篇,中文核心22篇,EI收录14篇,CSSCI4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篇;成果覆盖多学科研究领域,是基金助力学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教育教学深化改革的生动注脚。
转化赋能促进产教融合。通过专利技术转化、科研成果产业化及精准对接行业需求等路径,累计为学校引入转化经费1400 余万元。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匠心育人培育双创人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师以专业指导与实践经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指导学生斩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206 项,其中国家级A 类13 项、国家级B 类13 项、国家级C 类75 项;省级A 类43 项、省级B 类4 项、省级C 类58 项,覆盖“互联网+”“挑战杯”等重大赛事,为社会输送大批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
二、基金赋能学子成长:推动学生发展的双维实践与成效
赋能素质拓展。375 名学子在跨地域实践中拓宽成长视野。4年来,依托“洛阳理工学院黄廷方/信和教育基金”项目,学校已有375名优秀大学生赴上海、长沙、兰州、南京等地开展素质拓展、访学研学活动。目前已完成组织10批次学生(2025年暑期还有2批)。学生先后赴兰州大学、湖南大学与当地知名高校师生进行交流学习,学习同辈学子的优良经验品质,开阔学生视野。学生先后赴中联重科、兰石集团等1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最新需求,了解了产业动态,明确了努力发展方向,达成就业意向30余人。学生们赴湖南革命纪念馆、甘肃博物馆等10余座红色文化场馆开展学习,赓续了老一辈革命家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学生眼界,为成长成才、求职就业、升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帮助,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育科创沃土。120 项创新创业项目激发潜能,竞赛获奖实现历史性突破。四年来,依托该项目在培育优秀创新团队、孵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上的优势,累计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20项,资助金额200余万元,激发了全校学生的创新活力与潜能,引导更多的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耕耘青年科创沃土。近三年,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25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24项,在2023年度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三,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决赛上获一等奖,有多项获奖实现历史性突破。在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成绩优异,位居榜单省内第1,全国第11名。
洛阳理工学院黄廷方/ 信和教育基金的高效运行,依托于科学精准的管理体系与激励机制的双重保障。学校专门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建立全流程规范化管理机制:从资金使用的精准预算到动态监管,严格遵循"专项核算、专款专用" 原则,由财务处实行标准化打卡发放,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精准滴灌到师生发展的关键领域。构建“过程追踪+终期考核"的闭环管理模式,对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实施阶段性成果评估,以考核倒逼能力提升,持续释放基金的育人效能与创新驱动力,实现资源投入与发展成效的最大化。
基金资助成效本质上是高校与社会力量良性互动的结果。面向未来,学校将构建“开放—协作—共创”的发展新格局:建立常态化社会资源对接平台,通过定期举办校企创新论坛、社会捐赠人座谈会等机制,增进信任关系;打造资源生态网络,以基金合作为纽带,触达更多企业、基金会等社会力量,探索“人才共育、项目共研、成果共享”的多元合作模式;构建动态化资源导入机制,通过需求清单、项目路演等创新形式,实现社会资源与学校发展需求的精准匹配,持续撬动资源增量,推动发展资金向“多元化、韧性化、可持续”方向迈进,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更强劲的社会动能。
报道链接:
河南教育宣传网,2025年7月2日,《洛阳理工学院:汇聚社会资源活水 构建高校发展新生态》
http://www.shuren100.com/jyxc/202507/02/15147.html
(一审:仲昭麟 二审:王敏 三审:赵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