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0日至12日,2025年全省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举行。本次培训班由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分教指委承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郑州大学)、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洛阳理工学院)协办。
河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教材处)处长陈凯,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树荫,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我校校长丁梧秀等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主持。
丁梧秀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向出席培训班的各位领导、专家、教师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和近年来思政课建设成就。她表示,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持续推动我校“1+20+X”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走深走实。我校将以此次培训班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不断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勇于创造世界奇迹的国之栋梁。
刘吕红代表河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分教指委向主办方、协办方及我校表示感谢。她指出,此次培训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开展专家讲座、主题论坛、示范教学和分组讨论。她希望全省思政课教师能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融入思政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陈凯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核心地位,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参考讲义》,充分发挥其在改进和加强思政课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度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讲好新时代故事。要扎实做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工作,以教育部第四届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为契机,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专家讲座环节,王树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郑会霞、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志友分别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重要论述》和《“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为题,开展理论解读与教学辅导。
主题论坛环节,来自河南大学等高校的5位教研室主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如何有效融入思政课”进行了探讨交流。示范观摩环节,4位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特等奖获得者进行了示范教学展示。6组学员围绕本次培训内容及如何讲好这门课,在分组研讨环节交流了教学中的改革创新举措。
结班仪式上,来自中原工学院等高校的6位教研室主任分享了此次培训学习的收获和感悟。林志友作总结发言。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分教指委全体委员、全省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主任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本次培训。
(一审:高辉 二审:仲昭麟 三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