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

【重磅】203页、20万字、2万+页佐证!今天,智能制造学院正式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递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5-10-16 14:23浏览次数:


101415:00,当鼠标轻点“确认发送”的那一刻,智能制造学院工程教育认证办公CN301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智能制造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正式递交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从7动员大会到1014日压哨提交,近百个昼夜、13周、3个月——智能制造学院“一鼓作气”的百日冲刺,交出了一份厚重答卷:

正文203页,20+万字,7大模块、几十项指标、百余个观测点逐字打磨;

制度类佐证800余项,近页,每都盖章、编目、编号;

课程类佐证80门、300门次,2页,全部格式统一Word文档

图片、图表、数据链1.2GB,交叉引用超链接6000个,零误差、零缺失。

这份报告,是智能制造学院历史上“最厚重”的一份文件,更是全体智能制造“最骄傲”的一次集体出征!

一、百日会战:一日一汇报,七日一推进,全员进入“战时状态”

7,学院发布“认证战时一号令”:全体涉及教师取消暑期休假,行政、学工、实验中心同步进入“白+黑”“5+2”模式。

 

每日17:00“日清”汇报:今天补了哪条制度?明天攻坚哪门课程?  

每周“推进例会”:书记、院长、模块组长、材料员一个不落,雷打不动;  

每周末“红黄绿”榜单:完成率低于90%的模块,模块负责人现场做检讨,学院即刻启动“特事特办”绿色通道。


 

三个月,开了13次大型推进会、67次模块组内研讨、214次“一对一”材料过堂,累计加班时长突破8000小时,相当于把1年的工作压缩到3个月完成!


 


二、校领导“擂鼓催征”:把认证当成“照镜子”,用“鸡蛋里挑骨头”的严苛再塑金身

818日下午,副校长王新武率教务处处长石念峰、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董羽冲一行5人到我院对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进行中期检查,王校长现场“把脉问诊”,要求对照标准“精准开方”,并叮嘱“杜绝‘差不多’‘过得去’,要以‘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对待每一条指标”;

王新武副校长号召大家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饱满热情,又快又好完成自评报告,校领导的关怀与严格要求,成为百日会战最硬核的“尚方宝剑”。

、核心攻坚:一支“铁砚磨穿”的撰写突击队

13:30CN301电脑又一次“罢工”,许艺萍老师把纸制版制度文件摊在地上,用签字笔逐页查找所需内容

贾贵西老师把“持续改进”模块推翻重写4次,只为让专家一眼看懂“闭环”;  

叶海潮常云朋、侯少帅、张致远老师,80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考核资料、试卷、达成度报告、实验报告进行整理,2+页材料逐一检查、逐页去阴影逐项统一格式、逐条做目录,平均每人每天点击鼠标1.2万次……  ;

刘冀尧、韩坤、任二洲青年教师把自己负责的内容打磨了一遍又一遍;

他们自嘲“黑眼圈是最美的勋章”,却把“寒毡坐透、铁砚磨穿”写进了报告的每一页。


 

、最强后援:学院领导全程坐镇,全体教师火线支援

党委书记贺艺院长朱德荣:每天16:00雷打不动“”,指导和支持大家工作,升级办公工具,关心大家的状态,零食+方便面+火腿肠是“标配”西瓜、咖啡、功能性饮料轮番上阵,让CN301成为“最温暖”的加班据点;



教学副院长沈俊芳:“蹲点”CN301,现场办公,及解决每一项疑难杂症“作战图”白板上,完成一项勾选一项3个月下来,对钩占满了整张白板

学院全体教师,全员变身资料搜集”“扫描装订员”,全力支持自评报告的撰写

   五、未来已来:提交不是终点,而是专业“再塑金身”的新起点

今天,我们递交的不仅是一份报告,更是智能制造学院对“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庄严承诺。

接下来,专业将迎来“现场考查”大考:

学院全体师生将继续保持“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昂扬姿态,用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迎接专家检验,为洛阳理工学院再添一张“国家级金名片”!

谨以此文,向所有为认证默默付出的领导、老师、同学们致敬!

让我们共同期待——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认证!

智能制造学院,加油!必胜!

                               

                      (一审:张致远 二审:沈俊芳 三审:朱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