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河南省科技厅正式公示了第二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结果。由我校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河南省超硬材料智能制造装备重点实验室”成功通过优化重组,标志着实验室在超硬材料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产学研协同机制获得省级权威认可。
超硬材料被誉为“工业牙齿”,是半导体、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等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对超硬材料高端化发展的政策支持,从《“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到河南省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均明确提出要实现高端制品如半导体级金刚石和CVD涂层技术的自主可控。实验室聚焦超硬材料绿色制备工艺与智能化装备研发,重点围绕金刚石工具智能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着力破解产业链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为我国提升在全球超硬材料领域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提供支撑。
优化重组后,实验室将充分发挥共建各方的优势资源。我校将积极依托在智能制造、精密加工、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学科积累和科研基础,助力实验室在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持续突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将发挥其在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应用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则依托其深厚的产业背景,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通过三方协同,实验室将构建“需求牵引—科研支撑—产业应用—人才共育”的闭环创新体系。
在“制造强国”战略引领下,河南省超硬材料智能制造装备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不仅体现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实践。未来,我校将继续与共建单位紧密合作,持续强化“科研—产业—教育”联动效应,为超硬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洛理智慧”和“河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