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应知应会
1.教师如何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1)认真学习评估文件,主动关注我校评建工作进展,深刻理解评估指标内涵,准确把握评估标准,积极参加评建工作。
(2)上好每一堂课,有效促进教学互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扎实做好作业批改、考试命题、试卷评阅及毕业设计(论文)、实验、实习指导等工作;认真做好教学档案归档工作。
(3)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建设优良教风、学风、校风,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4)做好参加评估专家组织的座谈会、访谈的准备,能结合学校和自身特点,有思想、深度和内涵,对于学校的特色、亮点、优势正面客观宣扬;对于不足要从大局出发,从建设性意见和加强提高的角度回答。
(5)对学校要有高度的认同感,了解校史校情、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优势特色和工作亮点,积极配合学校完成本次审核评估工作。
2.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中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同时从原本的“教师、教材、课堂”向“学生、收获、体验”递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在“主导”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和需求的满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合作者和解难者。
3.如何体现产出(成果)导向?
“产出导向”强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注重评价学校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以及学生和社会满意度,要求专业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基本思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出发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采用匹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配置足够的软硬件资源,并要求每个教师明确自己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责任,最终通过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定期评价和持续改进,保证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的达成。
4.如何体现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强调对人才培养全链条形成质量闭环管理,促进学校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和大学质量文化,及时发现问题、持续改进提升质量。“持续改进”强调聚焦学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对专业人才培养活动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人才培养工作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管理,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5.专家听课主要关注的指标是什么?
(1)课程思政。坚持立德树人,落实课程思政要求,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的培养。
(2)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内容充实新颖,反映学科前沿,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3)教学态度。教学准备充分,讲课精神饱满,仪态大方,教风严谨,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洛阳理工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4)教学方法。讲述生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得当,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5)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课堂气氛活跃,课堂育人效果好,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6.专家查阅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关注点有哪些内容?
(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自科研项目、工程实践与社会调查等,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量适中,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
(2)毕业论文(设计)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有理、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3)教师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有明确的改进要求,记录详细、具体,材料完整、规范。答辩程序规范,问题明晰、记录完整、准确。
(4)成绩评定标准明确、具体,评定客观、公正。
7.专家调阅试卷主要关注哪些内容?
(1)试卷命题符合课程教学大纲,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试题难易度适中,符合学生情况。题型灵活多样,题量适当。
(3)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正确、合理,得分点细致、明确。阅卷规范,依照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评阅,无统计分数、登录分数等错误。
(4)试卷分析针对性强,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剖析深入,有明确的改进措施。
8.教师座谈可能会涉及的问题是什么?
(1)承担课程情况,如何将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落实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及考核中,如何持续改进。
(2)主要科研方向,如何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3)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
(4)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
(5)指导学生专业竞赛、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的情况。
(6)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经历。
(7)如何理解教书育人,如何将教书育人融入教育教学工作。
(8)对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9)对学校、学院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