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数学与物理教学部开展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三次专题学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行研讨交流。
会前,大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问题清单》、《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清单》开展了个人自学。中心组成员结合学习主题积极进行研讨交流。
戴建广: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成果,凝结着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智慧,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强大的指引力。高校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文化传承发展的职责使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三全育人”全过程,坚持“蜡炬成灰”的执着与追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
唐春娟: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方向引领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坚持将文化自信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渗透科学家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课程思政"强化学生科技报国使命。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注重在知识传授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数理学科优势开展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智慧研究。今后将持续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武装,着力构建具有数理特色的育人体系,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建设者。
许超: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平性,强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真正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扎扎实实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引领青年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童新安:通过学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一文,我深感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更是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文章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要求我们既要植根中华文明沃土,又要以创新赋能文化传承。作为一名高校数学教师,我深刻认识到,课堂是文化育人的主阵地,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代科技成就案例等融入数学课程教学,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智慧与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助力文化自信在青年一代心中扎根,为文化强国建设培育时代新人。
苏剑峰: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文章中指出,文化强国建设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这让我意识到,文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建设文化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将文化建设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