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时节的洛理校园,花木葱茏,万物并秀。正值国务院两部门印发《数字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不久,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级数字经济专业60名同学迎来了大学生涯的第一次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数字经济专业岗位素质调研。5月13-17日期间,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组织带领下,纷纷建团队、领任务,带着问题赴企业,找到答案回课堂,度过了紧张充实而又收获满满的一周。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安排调研内容
在调研活动开始前,指导老师利用课间休息与班会时间,深入了解同学们对数字经济专业的兴趣与困惑。同时,顺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结合洛阳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格力电器(洛阳)有限公司、华为洛阳新基建发展中心、中国农业银行洛阳分行等企业接洽,精心组织了包括校内讲座、企业参观、实地访谈在内的多个实践教学环节,让同学们全面了解数字经济的发展实际,在实践中感受数字经济的澎湃动力与美好前景。
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组织调研活动
在调研活动开始之初,指导老师首先组织动员会,向大家讲解本次调研活动的安排和任务,迅速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热情,当即组建团队并领取任务。随后,金勇强老师围绕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做了“一拖历史使命与数字化未来”的主题讲座,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洛阳重工业发展的历史地位,清晰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增加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直观认识,同学们来到格力电器(洛阳)有限公司,走进格力科技展厅、芯片智能加工车间和空调装配生产线,近距离感受“人机一体化”的工作模式。震撼之余,格力电器技术科专家带来了“洛阳格力数字化规划开展方向”主题讲座,深入讲解了格力电器数字化转型历程与做法,帮助同学们建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感受—理解提升”的认知闭环。

临别之际,同学们在格力公司大厅合影留念,灰色墙面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八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提醒大家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不懈的努力、一流的成绩写就属于自己的精彩大学生活。

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赋能。同学们来到华为洛阳新基建发展中心,从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公安、智慧交管各个方面,近距离接触华为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成果。华为企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主题进行讲座,使同学们感受到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认识到前沿技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也是数字经济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业银行洛阳分行专家走进校园,带来了一场“数字金融与银行”专题讲座。同学们了解到传统的金融业正在不断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金融的发展必将是大势所趋,同样需要大量具备数字技术和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三、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开展分享总结
经过为期一周的参观讲座,同学们对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多了一份了解与期待,对于专业学习更多了一份热爱与动力。在总结分享会上,B230715班段贺磊提到:“真实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想象中完全不同,在企业调研过程中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的变革。”B230716班宋轩丞和吴小敏总结道:“通过讲座学习和企业调研,能够亲身体会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前瞻性和重要性,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已经渗透进了经济社会的各方面。”

四、以学生评价为中心推动持续改进
为了践行OBE理念、持续改进数字经济实践教学环节,指导老师组织同学们从制度、时间、内容、形式、场地、专家、作业八方面,对本次数字经济专业岗位素质调研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同学们对数字经济岗位素质调研整体满意较高,满意及以上人数平均超过96%。其中,学生对讲座专家及指导老师、调研场地最为满意,满意度分别为96.77%和96.78%。专题讲座方面,“数字金融与银行”受到学生广泛好评,满意度达98.39%。企业调研方面,学生对格力电器(洛阳)有限公司调研平均满意度超过97%,满意度相对最高。

同学们对本次数字经济专业岗位素质调研满意度整体较高,说明各项环节的时间、场地及内容的安排能够符合数字经济专业培养目标。下一步,数字经济专业岗位素质调研将进一步从调研作业和调研形式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更好地匹配数字经济专业培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