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D》教学大纲
 
大纲主撰人:王峰、李广宏   大纲审核人:蒋建虎
 -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环节代码:0261149004
实践环节名称:工程训练D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Training D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程
学分数: 3.0 
周 数: 3 
适用专业:主要适用于电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适用对象:本科
开课学院:工程训练中心 
 - 课程简介 
《工程训练D》是面向电类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常见机床控制线路的安装和电子产品组装训练,使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用电知识,初步具备电气原理图识图基本能力,能够安装照明线路和常见机床控制线路,并初步具备故障排除的能力;接触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及电子仪器的使用测量,了解电子产品线路设计及制造的工艺流程,掌握最基本的手工焊接方法,完成电子产品焊接组装。
《工程训练D》使学生接触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基础内容,了解工程知识,建立工程意识,培养工程能力,为把其培养成合格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奠定了基础。
 - 教学目标 
1、课程教学目标
《工程训练D》教学是以电工电子产品组装制作为主线,通过机床控制线路、照明线路安装和电子产品组装制作等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工程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工程训练D》教学环节,达到如下具体目标:
①通过机床控制线路、照明线路安装和数字万用表组装等环节训练,了解产品工艺流程,熟悉工艺操作技能,理解工程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②了解电工电子产品组装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工程意识,具有一定的工程文化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工程职业道德规范。
2、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教学目标①对“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之“毕业要求”第1项(3.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有贡献;教学目标②对“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之“毕业要求”第8项(3.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有贡献。
3、主要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 课程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设计 | 
  
   | ①通过机床控制线路、照明线路安装和数字万用表组装等环节训练,了解产品工艺流程,熟悉工艺操作技能,理解工程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①工程训练D介绍及安全教育; ②低压电器认识,安装调试常见机床控制线路; ③照明线路安装; ④电动机拆装; ⑤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流程; ⑥常用电子仪器使用测量; ⑦电子线路设计; ⑧典型电子线路安装调试; ⑨电子产品组装; | 通过电工电子产品组装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理念,了解工程与产品、设备、技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具有工程基础知识。 | 
  
   | ②了解电工电子产品组装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工程意识,具有一定的工程文化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工程职业道德规范。 | ①安全用电知识,触电急救知识; ②配线工艺方法及操作方法; ③元器件插装规范,手工焊方法步骤; ④产品质量、成本、环保、节能; ⑤劳动纪律及工程职业道德规范; ⑥团队协作及工程文化素养。 | 在整个实习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具有产品、质量、成本、环保、安全、团队、职业道德规范等工程意识。 | 
 
 - 课程内容和要求 - (一)课程内容 - (1)工程训练D介绍及安全教育 - 教学内容: - 1)工程训练D的教学目的、主要内容及安排,工程的定义及内涵; - 2)电工电子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作用; - 3)电工电子产品组装制作材料选用、工具使用及操作规范; - 4)产品加工制作的过程及质量检验要求; - 5)工程训练的劳动纪律、职业道德规范、安全守则、团队协作等知识。 - 教学要求: 
- 了解工程训练的教学目的,了解工程知识和实训安排; 
- 了解安全用电常识,具备触电急救的基本常识; - 3)了解电工电子产品的概念、应用及产品组装制作方法; - 4)了解产品组装制作的过程及质量检验要求。 - 教学重点: - 劳动纪律,安全用电常识,触电急救方法。 - (2)低压电器认识,常见机床控制线路安装调试 - 教学内容: - 1)低压开关、低压断路器、低压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按钮、行程开关等结构、动作原理及电气符号; - 2)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单向连续运转控制电路原理及接线注意事项; - 3)具有双重互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原理及接线注意事项; - 4)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原理,接线方法及注意事项; - 5)双速电机控制原理,接线方法及注意事项; - 6)学生分组进行电动机点动、单方向运转、正反转、自动往返、能耗制动、双速电机控制线路安装,故障检修,通电试车,教师巡检; - 7)学生根据原理图独立完成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安装调试; - 8)学生对机床控制线路安装调试进行总结讨论,相互进行操作技能评价; - 9)指导教师根据控制线路安装质量、操作技能、实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分。 - 教学要求: - 1)了解机床控制线路安装调试的教学目的,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 2)认识各个低压电器的电气符号,了解其动作原理及作用; - 3)初步具备电气识图的能力,初步具备故障检修能力; - 4)了解电控线路安装规范,质量检测及评定方法; - 5)了解电控线路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概念。 - 教学重点: - 低压电器,认识原理图和接线图,电动机控制线路安装调试。 - (3)照明线路安装调试 - 教学内容: - 1)单相电度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 - 2)日光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及接线方法,双联开关结构及接线注意事项; - 3)学生分组进行照明线路安装,检查通电,教师巡检; - 4)学生对照明线路安装调试进行总结讨论,相互进行操作技能评价; - 5)指导教师根据照明线路安装质量、操作技能、实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分。 - 教学要求: - 1)了解照明线路安装调试的教学目的,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 2)了解电度表、日光灯的结构,掌握正确接线方法; - 3)了解照明线路安装规范,质量检测及评定方法; - 4)了解照明线路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概念。 - 教学重点: - 单相电度表、日光灯、双联开关的接线方法。 - (4)电动机拆装,绝缘电阻、空载电流检测 - 教学内容: - 1)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2)电动机拆装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 3)兆欧表、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 4)学生分组进行电动机拆装,绝缘检查测量,通电试车,教师巡检; - 5)学生对电动机拆装进行总结讨论,相互进行操作技能评价; - 6)指导教师根据电动机拆装质量、操作技能、实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分。 - 教学要求: - 1)了解电动机拆装的教学目的; - 2)了解电动机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 3)了解电动机的拆装步骤,掌握绝缘电阻、空载电流检测方法; - 4)了解照电机拆装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概念。 - 教学重点: - 电动机拆装步骤,绝缘检测。 - (5)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了解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流程 - 教学内容: - 1)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的教学目的、要求; - 2)电阻器的作用,色环电阻的阻值及误差的读法,电阻的测量; - 3)电容器、电感器的作用,讲解其测量判别方法; - 4)二极管的结构和作用,极性判别方法,三极管管型、管脚的识别; - 5)认识集成电路的封装及引脚分布; - 6)观看录像《电子产品制造技术》,了解通孔组装技术和波峰焊的工艺流程,了解表面贴装技术和回流焊的工艺流程。 - 教学要求: - 1)了解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的教学目的,以及在工程应用中的作用; - 2)认识各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其电气符号,了解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 3)掌握色环电阻的读法,掌握电阻的测量及注意事项; - 4)掌握二极管极性的判别方法,了解三极管管型管脚判别; - 5)了解通孔组装技术和波峰焊的工艺流程,了解表面贴装技术和回流焊的工艺流程。 - 教学重点: - 色环电阻阻值和误差的读法,二极管极性的判别。 - (6)常用电子仪器使用 - 教学内容: - 1)交直流电源模块使用,数字电流、电压表使用; - 2)DDS任意函数信号发生器调节波形、频率、幅度; - 3)双踪示波器观测周期信号的周期、幅度,观测李沙育图形。 - 教学要求: - 1)了解常用电子仪器仪表测量使用的教学目的,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 2)掌握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掌握双踪示波器使用测量方法。 - 教学重点: - 双踪示波器使用测量。 
(7)AltiumDesigner电子线路设计
教学内容:
 1)AltiumDesigner软件和一体化电子设计理念简介;
2)原理图设计绘制流程;
3)PCB文件设计流程。
教学要求:
1)了解电子线路设计的教学目的,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2)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形式;
3)熟悉整个电子线路设计的流程。
教学重点:
电子线路设计流程。
(8)数字万用表组装制作
教学内容:
1)电子产品组装制作的教学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及组装过程;
2)电烙铁、焊锡丝、助焊剂、吸锡器的使用;
3)手工焊的方法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焊点的质量要求;
4)元器件插装规范,DT830B数字万用表组装步骤;
5)焊接电路板,组装液晶屏,组装转换开关,整体调试测量;
6)学生分组进行电子产品焊接组装,教师巡检;
7)学生对电子产品焊接组装进行总结讨论,相互进行操作技能评价;
8)指导教师根据电子产品质量、操作技能、实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分。
教学要求:
1)了解电子产品焊接组装的教学目的,以及在工程中的作用;
2)了解手工焊用到的工具材料及作用;
3)掌握手工焊和数字万用表组装的方法步骤;
4)了解质量检测及评定方法;
5)了解电子产品焊接组装过程中的质量、成本、环保、安全概念。
教学重点:
手工焊的方法步骤,数字万用表组装步骤。
(9)典型电子线路安装调试
教学内容:
1)典型电子线路安装调试的教学目的、要求及主要内容;
2)简易信号发生器安装调试;
3)简易电子秒表各功能模块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简易电子秒表电路的安装调试步骤,故障排除方法;
5)学生分组进行典型电子线路安装调试,教师巡检;
6)学生对实训内容进行总结讨论,相互进行操作技能评价;
7)指导教师根据电子产品质量、操作技能、实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分。
教学要求:
1)了解典型电子线路安装调试的教学目的,以及在工程中的作用;
2)了解各典型电路的各功能模块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
3)初步掌握故障排除方法;
4)了解电子产品焊接组装过程中的质量、成本、环保、安全概念。
教学重点:
安装调试典型电子线路的方法步骤。
(10)六管超外差收音机组装制作
教学内容:
1)收音机组装制作的教学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及组装过程;
2)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组装步骤;
4)整体调试方法;
5)学生分组进行收音机焊接组装,教师巡检;
6)学生对收音机焊接组装进行总结讨论,相互进行操作技能评价;
7)指导教师根据收音机质量、操作技能、实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分。
教学要求:
1)了解收音机焊接组装的教学目的,以及在工程中的作用;
2)掌握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组装的方法步骤;
3)了解质量检测及评定方法;
4)了解电子产品焊接组装过程中的质量、成本、环保、安全概念。
教学重点:
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组装步骤。
(二)课程要求
1. 《工程训练D》是电类专业学生进行工程认知教育,引导学生走向工程职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工程理念;
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宏观的视角了解“工程”的概念,了解现代工程师在工程中的角色和职责,初步建立电工电子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认知;
3. 了解基础电工电子产品组装制作的方法与工艺;
4. 了解电工电子产品的组装制作过程,熟悉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熟悉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熟悉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5.独立完成指定产品的组装制作练习,达到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
6. 在产品制作过程中,建立产品、设备、技术、质量、成本、安全、环保等工程意识。
 - 时间安排 - 工程训练D的总时间为3周(15天),具体时间分配如下: 
 
  
   | 序号 | 实习内容 | 学时数 | 
  
   | 1 | 工程训练E介绍,电工知识,安全教育 | 1天 | 
  
   | 2 | 电动机点动、单向运转控制线路安装 | 1天 | 
  
   | 3 | 电动机的拆装、绝缘检测、空载电流测量 | 0.5天 | 
  
   | 4 | 具有双重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安装,故障排除 | 1天 | 
  
   | 5 | 自动往返控制电路的安装,故障排除 | 0.5天 | 
  
   | 6 | 根据原理图独立完成顺序启动控制电路安装 | 0.5天 | 
  
   | 7 | 照明线路安装 | 0.5天 | 
  
   | 8 | 双速电机控制线路安装,故障排除 | 1天 | 
  
   | 9 | 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线路安装,故障排除 | 1天 | 
  
   | 10 | 电子元件认识,常用电子仪器使用 | 1.5天 | 
  
   | 11 | 简易信号发生电路安装调试 | 0.5天 | 
  
   | 12 | 焊接组装DT830B数字万用表 | 1.5天 | 
  
   | 13 | 简易电子秒表安装调试 | 1.5天 | 
  
   | 14 | Altium Designer电子线路设计 | 1天 | 
  
   | 15 | 六管超外差收音机组装 | 2天 | 
  
   |  | 合计 | 15天 | 
 
说明:执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适当调整。
 - 课程报告 - 1.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 - 在实习结束时,学生应提交书面的实习报告。实习中应掌握的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电动机控制电气原理图、控制过程。手工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电子产品组装的步骤过程。 - 2.实习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 字迹工整,画图规范准确,实习过程叙述清晰,能够系统全面地总结实习内容。 
- 考核方式 - 坚持“重视过程,淡化结果,允许失败,鼓励实践”的考核原则,考核点分布于学生工程训练的全过程。考核内容和所占比例为:实际操作技能占50%,实习报告占30%,实习表现(实习态度、劳动纪律、安全文明生产)占20%。 - 工程训练D实习成绩按五级制进行考核,主要根据平时的实习操作、实习态度以及实习报告、表现综合评定实习成绩。但主要实习项目有所漏缺或不合格者,必须补做,合格后方可按上述比例评定成绩。 -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 优:能很好地完成课程任务,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动手能力强,能熟练操作加工制造设备,熟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加工产品符合技术指标。实习报告文字、图表规范,内容完整,能对实习过程进行很好总结。学习态度端正,无迟到早退,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秩序,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 良:能较好地完成课程任务,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动手能力较强,能正确操作加工制造设备,了解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加工产品基本符合技术指标。实习报告文字、图表规范,内容比较完整,能对实习过程进行总结。学习态度端正,无迟到早退,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秩序,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 中:能够完成课程任务,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动手能力一般,能够操作加工制造设备,基本了解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加工产品主要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实习报告文字、图表比较规范,内容比较完整,能对实习过程进行一般总结。学习态度端正,出勤率比较高,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秩序,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 及格:能够完成基本的课程任务,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动手能力欠缺,操作加工制造设备欠熟练,初步了解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加工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基本符合要求。实习报告文字、图表欠规范,内容基本完整。学习态度一般,有迟到早退现象,基本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秩序。 - 不及格: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实习成绩不及格。 - 1.未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期间表现较差,实习报告敷衍潦草,考核时不能回答主要问题或有原则性错误; - 2.实习期间,病事假天数超过实习总天数三分之一以上或无故旷课达到一天者; - 3.主要实习项目有所漏缺或成绩不合格; - 4.实习中有违纪现象,经教育不改;或有严重违纪行为;或发生重大事故者。 
- 教学资源 - 参考教材: 
- 《电工电子实习教程》余仕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电工电子实习教程》杨益群机械工业出版社 - 3. 《电工实习》王峰河南科技出版社 - 4. 《电子实习》徐晓辉河南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