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奋起,山河壮阔,岁月峥嵘,祖国常春。在时代新篇里,迎盛世华诞,共祈国泰民安。初心不忘,不改赤子澎湃,祝祖国繁荣昌盛!
作品展示
B23030121谢东鑫
拍摄地点:河南省方城县“杜凤瑞烈士纪念馆”。
杜凤瑞烈士纪念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城东新区的甘江河畔,占地面积3990平方米,由纪念主馆11间、杜凤瑞生前驾驶过的同型号战机一架、杜凤瑞烈士塑像、其生前用品等革命文物及服务设施等组成。
杜凤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著名战斗英雄。1933年9月3日出生于方城县楼乡赵洼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积极上进,多次立功受奖,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10月10日,杜凤瑞所在的飞行中队在福建龙田上空,和国民党空军6架飞机展开激战。杜凤瑞在击落两架敌机后,因座机受伤严重被迫跳伞,在降落过程中遭敌机袭击,血洒长空,年仅25岁。
B23030308赵宇航
拍摄地点:洛阳理工学院
这天心血来潮决定早起跑步的我,无比艰难的起床,于清晨静谧的校园中慢跑。忽然远处传来声音与清晨的静谧格格不入,“向,国旗!敬礼!”,我下意识望去,只见数十人身着礼服,庄严肃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此时我再不觉得早起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因为每天早晨都有这群可爱的人,每天清晨时分五星红旗都会在天空中升起。此刻爱国之情溢于言表,愿我们的祖国永远强大,昌盛万年!
B23030403 周慧敏
拍摄地点:洛阳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
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爆发。1938年春, 华北沦陷。中共中央预计, 日军有可能渡过黄河攻占中原的抗战指挥中心--洛阳,遂决定在此设立八路军办事处,一旦洛阳及豫西沦陷,即以办事处为基础,联络地方武装,发动群众在伏牛、桐柏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毛泽东亲自同负责筹建洛八办的军委统战部负责人刘向三谈话并布置了具体任务。1938 年10月,刘向三率领50余名军事干部从延安来到洛阳,建立了第十八集团军驻洛通讯处,后改为办事处,洛八办建立后,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入路军总部的各项指示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取得优异成绩,我们应不忘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为祖国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努力。
B23030813王嘉恒
拍摄地点:洛阳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
背后故事:抗战背景下的艰难成立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 月 25 日西北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之后按抗战序列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第十八集团军相继在国统区一些主要城市成立办事处或通讯处,洛阳八路军办事处就是其中一处。
1938 年 10 月,刘向三带领 50 余人从延安赶赴洛阳。时任国民党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担心办事处的成立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拒绝在洛阳设立办事处。经过刘向三多次争取,最终程潜同意留下 10 多人在洛阳设立通讯处,其余人等一律退回渑池待命。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洛八办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了更好地“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洛阳投入 500 多万元实施了洛八办纪念馆展陈提升工程。众多单位和个人前往参观学习,从中汲取奋进力量,锤炼党性,深受震撼。
B23032002叶容希
拍摄地点:山化镇人民政府
2024年春节前,我参与了返家乡实践活动,当我以一个要工作的志愿者的身份走进我镇人民政府,映入眼帘的“为人民服务”让我感慨许久,拍下这张照片,留下一份回忆与期望,庆幸自己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期望自己能为人民服务。
B23070726 胡浩佳
拍摄地点:洛阳理工学院
迎着东方的晨曦
怀着赤诚的敬意
伴着庄严的乐曲
我们升起了国旗
国旗,国旗
高于一切
我们向你敬礼
时刻护卫在你的身旁
永远飘扬我们心里
浩瀚蓝天,白云悠悠。广袤蓝天之下,鲜艳红旗之旁,挺拔的身影,如塞北矗立的白杨。升起的红旗,是骄傲,是未来。随朝阳而起,是红色的希望,更是祖国的万丈荣光。我们以光荣的汗水,书写青春之章。
B24030102张盼亭
拍摄地点:湖南长沙橘子洲头
伫立橘子洲头,瞻仰伟人雕像。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锦绣华夏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大国华诞日,共庆无眠夜。祝福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B24030428史壮义
拍摄地点:洛阳理工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洛阳理工学院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文艺晚会,以“青春岗燃,强国有我”为主题,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爱国热情和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心。
“强国有我”,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每一位青年都是祖国的未来,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B24030905 李蒋蓉
荔北战役发生于1948年9月12日至13日,西北野战军前委举行扩大会议,决定秋冬两季再在渭北地区寻机歼灭国民党守军,首先集中5个纵队6万余人举行荔北战役,对陕西省大荔县城以北地区的国民党第十七、第三十八军展开进攻。10月5日,西北野战军全部从澄城、邰阳地区向作战区域进击。10月6日拂晓,西北野战军发起全面攻击。10月11日,胡宗南以第六十五、第一军自大荔北进。12日拂晓,西北野战军以第一、第三、第六纵队向第六十五军发起攻击,第六十五军在坦克、飞机掩护下南逃。西北野战军于18日返至澄城、邰阳以北地区。此次战役,西北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2.5万余人。
B24031128曲昭霖
拍摄地点: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党史馆
平度县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下辖,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红色文化的地方。自抗日战争胜利后,平度就成为了全国著名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在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革命先烈们,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遗产。平度战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日本侵略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这次战斗在当地群众的广泛动员和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的积极协调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成为解放革命的标志事件之一。平度县革命纪念馆位于平度市区,是一座集展览、纪念、教育和研究为一体的纪念设施。馆内陈列了大量的革命文物、照片和实物,生动再现了平度在革命时期的英勇战斗场景。
B24031406董佳如
拍摄于电影《长津湖》 这是抗美援朝中一场重要的战争。
图片中模糊的人影,照应的正是那些默默奉献,捐躯赴国的先烈们,尽管他们的名字我们未从得知,但他们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他们是永远值得被缅怀的!
而那空中鲜艳的红旗,是他们必胜的信念,也代表着这场战争必将打破黑暗,取得胜利,我们也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拍下这一时刻,既是为了纪念他们,也是为了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历史,接续先辈们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B24031607王瑞雪
拍摄地点:西安博物馆抗美援朝纪念馆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
73年前,新中国取得胜利还未满1年,全国人民还来得及好好享受来之不易的和平。
万恶的美帝国主义便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轰炸我国的丹东地区,把他们的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妄想把战火再次烧到新中国。
革命先烈们英勇护国,就此踏上保家卫国之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阻挡敌人的狙击,他们一早便明白牺牲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早就做好了准备,无怨无悔。
皑皑白雪之中,鲜血瞬间就改变了色彩,喷涌而出止不住的血液,形成了河流,染红了一个又一个山头。
多少铮铮铁骨,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倒在了尸山火海之中。
耳边呼啸而过的全是子弹横飞的声音,密密麻麻的航弹炮弹四处炸开,到处都是残肢断臂,痛苦的哀嚎声也许还未响起,他们便已永远离开世间。
我们甚至从未知道他们的名字,英烈就此埋于异国他乡。
B24031912李诗雨
拍摄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学校举办秋季运动会及庆祝祖国生日的活动。同学们积极参加书写青春华章,向祖国展示了追逐梦想的决心。阳光照在五星红旗上定格在我的相机里。我永远热爱飘扬的红旗和热烈的青春。国庆节来临之际,祝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快乐!愿山河无恙,祖国永远繁荣富强!
B24033202杨瑞妮
拍摄地点:郑州烈士陵园
郑州烈士陵园承担着河南省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宣传、河南省著名革命烈士和郑州地区烈士的褒扬、烈士骨灰存放管理、烈士纪念设施维护管理等工作,是省会各界群众悼念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2023年4月5日,清明节当天,学校组织一部分学生去郑州烈士陵园扫墓,满怀敬意的我们带着手工制作的花去了那里,在那里我见到了许多墓碑,也见到了许多学生和军人,他们有的在献花,有的在打扫墓碑上的落叶与薄灰,我也很快成为了他们中的一个,临走时拍下了这张照片,高楼林立,红旗飘扬,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了。
B24033214 张启
拍摄地点:郑州大卫城
图中地点是郑州大卫城,近年来每年国庆,大卫城都会通过将红色元素(例如国旗)融入到现代都市当中,这种装饰艺术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些元素以新颖的形式呈现,既保留了红色文化的庄重与深刻,又与都市的现代化气息相融合。
此外,在都市规划中,红色元素的巧妙布局可以成为文化景观的一部分。例如大卫城这面国旗墙既美化了城市环境,又能让市民和游客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能够触碰到红色精神,最直观的就是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面红墙打卡宣传,是一种很好的红色精神传播方式,也激发了人们对红色历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总之,现代都市中的红色元素展现了红色精神与时代风貌的和谐共存,它们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红色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B24033234周富豪
拍摄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前委和解放军总部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汇合。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宏伟的蓝图。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B24033306王茜
拍摄地点:天安门广场
最美的颜色是中国红
最美的景色是天安门
北京是每一个孩子都该来的地方
北京作为我们的首都
它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要说给我们听
一生所幸,乃生华夏。
天地开泰,举国同庆。
锦绣中国,盛世华诞。
礼颂盛世,共谱华章。
承平盛世,风华正茂。
愿山河无恙,祖国繁荣昌盛。
筑梦灯火万家,同庆盛世中华、共铸鼎盛山河,谱写时代荣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峥嵘74载,与国同梦。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愿山河无恙,祖国繁荣昌盛。
B24033333屈文浩
拍摄地点:北京市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作为中国的心脏地带,不仅是首都北京的地理中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对于大学生而言,从红色思想的视角解读天安门广场,意味着深入理解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辉煌历程。这里,是新中国的摇篮,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此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那一刻,红色的旗帜飘扬,宣告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每一次重大活动,都铭刻着国家发展的关键节点,从国庆阅兵到国家庆典,每一次盛况都激发着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着,讲述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时代重任。毛主席纪念堂,庄严肃穆,让我们缅怀伟人,学习其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天安门广场,不仅是一片土地,它是中国红色文化的精神高地,是红色思想教育的生动课堂。在这里,大学生们能够深刻感悟红色精神,汲取前进的力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