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青年榜样故事--谱写无障碍的青春

发布时间:2022-04-0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仝顺,男,中共预备党员,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18级自动化专业学生,2022年被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硕专业录取。

特殊中的不特殊2018年的迎新季,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在奶奶陪同下前来报道的仝顺,因为疾病的影响,肢体行动不便,语言表达也不十分清晰,学院曾因为他的特殊情况担心他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他却没有提出任何优待的要求,坚持独立入学,也从没有以身体不便为理由缺席任何一场班级活动。为了照顾他的特殊情况学院专门安排了低楼层宿舍、更换铺位,想尽一切办法为他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环境,在学院老师前往宿舍对他进行慰问的时候,仝顺却向辅导员老师悄悄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老师不要把我当成一名特殊的同学。”


入校时学院领导及辅导员帮助其办理手续

平凡中的不平凡

和许多普通的高校大学生一样,2018年仝顺顺利考入大学本科就读,或许不一样的是他清楚地认识到这里不是高中老师口中的“终点”,而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起点;或许不一样的是他知道特殊的他需要出更多努力才能够实现不平凡的梦想。

大学生活中,仝顺为自己“约纪三点”:早起一点,晚睡一点,多学一点。他坚持早上六点起床学习,晚上九点结束自习,1000多天来从未间断。

他有一个“错题本”里面抄写着他的“未解难题”,尽管写字对他来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他还是坚持每隔一段时间把本子中的题一笔一划地再抄一遍,在反反复复抄写的中有些题就有了答案,“学有所得”这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大学期间仝顺通过了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考试,自学考取电工证、计算机二级证书,荣获全国数学竞赛校内一等奖、河南省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奖,两次荣获校级奖学金。

有限人生中的不设限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在专业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是仝顺的理想,考取一所心仪研究生院校便成为了入校以后的短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为了不断提高自己专业实践能力,他充分利用学校实验条件,运用仿真软件搭建实验场景验证课堂所学原理。他对科学研究有着执着的追求,为了求解一个问题,他可以在夏天停电的教室里坐上一个下午,汗水浸透了衣服而不自知。考研前的两个月里,为了能多学1小时,他站在图书馆的路灯下大声的背着书本上的知识,寒风中甚至听不清楚背诵的内容,依然能感觉到追逐梦想的力量。享受知识探索的快乐,收获学习带来的硕果,2022年3月仝顺收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发出的研究生复试邀请,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疫情影响,复试只能在线上开展,但无法在现实中面对面使得学校无法对仝顺的身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好不容易取得的机会,很可能会因为语言表达的不清晰而错失。为了抓住实现梦想的机会,仝顺反复练习着自己摩改过数遍的自我介绍,心里始终担心因为自己身体的特殊情况,会被心仪的院校拒之门外。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联系哈尔滨工程大学研招办及相关学院介绍了仝顺的特殊情况及在校表现,在共同努力下,仝顺在复试中表现亮眼,顺利取得了研究生入学资格。

仝顺说:“信念是支持他走到现在的动力,他爱看人物传记,书中人物成长的经历常常可以为他指明方向,生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比你好的常有,你却应比他人更努力,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步伐,谱写走出无障碍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