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解锁有效沟通,让人际关系更美好” | 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4-11-2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了更好地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站长张继鹏老师的主持下,我院于11月25日19时在教学楼C2集中观看由省教育厅组织的“解锁有效沟通,让人际关系更美好”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

本次公开课由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白圣豪老师、杨园林老师、麻丽阁老师主讲。

在本次公开课中,杨园林老师重点阐释了人际沟通里的五种应对姿态,通过学习人际沟通中的五种应对姿态,感受五种应对姿态下情绪的发生、流动与转化,练习并掌握压力状态下如何进行一致性表达,帮助大学生察觉自己的情绪与需求,同时看到他人的期待与渴望,实现有效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白圣豪老师通过列举五种姿态的典型实例,深入剖析了沟通本身以及不同沟通姿态在其中所蕴含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在工作场合的意见交流,还是日常生活的情感互动,不同的沟通姿态都可能影响着信息传递的效果和关系构建的走向。老师所阐述的内容,为我们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与指引。

同学们的心得体会

B24031910王凯楠

在观看本次公开课后,我对人际关系中的五种应对姿态有了全新的认知,也深刻体会到其对生活幸福的深远影响以及在有效人际沟通中的关键作用,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个人做到知行合一的必要性。

视频中提及的五种应对姿态——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和一致性沟通,宛如人际关系的多棱镜,折射出不同的互动模式。讨好姿态者总是过度迁就他人,将自身需求后置,虽看似维系了和谐,却往往压抑了自我;指责者则习惯挑错,用攻击性的言语传达想法,易引发他人抵触;超理智的人如同冰冷的逻辑机器,只注重事实与道理,忽略情感交流;打岔者看似轻松幽默,却在关键时刻逃避实质问题,难以深入建立关系;而一致性沟通,犹如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倡导坦诚地表达情感、想法与需求,既不委屈自己,也不伤害他人。

B24031903游耀丽

这堂课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们揭示了心理学的奥秘,让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这对于提升自我认知非常有帮助。并了解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原理,这些原理对于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社交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未来,我计划继续深入学习心理学知识,参加更多的心理学课程和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更好地应对心理挑战。

B24032125李浩源

回顾整堂公开课,无疑是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它不仅拓宽了我对性格类型认知边界,更馈赠我一把解开人际交往谜题的宝贵钥匙。让我深知,在日后与他人相处时,需多一份敏锐洞察、少一些主观臆断,尊重性格差异,以同理心为桥梁,搭建起和谐、稳固的关系纽带。这场直播公开课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在社交之路上前行方向,我也期待能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书写更融洽美好的人际篇章。

B24031912李诗雨

这堂公开课就像一束光照进了大学生活,让我们关注到心理健康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它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更赋予了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构建更美好的人际关系,守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B24032008鲁义茹

这次心理公开课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一些未曾被关注到的角落,为我今后的生活提供了诸多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我定会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强、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