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校“诗韵洛阳·礼耀新星”豫兵诗词文化交流团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为当地职工群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文化为桥:豫疆共融的精彩篇章
学校精心组建文艺演出、书法展示、河洛非遗三个分队,辗转淖毛湖农场、火箭农场等8个场团。在火箭农场,豫兵演员同台献艺。交流团的诗词吟唱和兵团战士们的歌曲相互碰撞。诗词互动环节,小朋友们争先抢答,稚嫩的声音传递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书法展示区,一幅幅作品书写着豫兵情谊;非遗展区,河洛刺绣、绒花、漆扇吸引各族群众驻足,成为最受欢迎的“文化伴手礼”。
情谊交融:民族团结的生动缩影
在红星一场,一位老军垦战士与书法家李贺因同乡之谊激动相拥,一幅“军魂”道尽敬意。淖毛湖农场的维族大姐关切询问交流团成员“饿不饿”,朴素的话语温暖人心。这些点滴互动,让文化交流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
深耕厚植:文化润疆的“洛理实践”
作为河南省对口援疆的重要力量,我校自2018年起便投身援疆事业,构建了“三有三同”的援疆模式。学校与哈密市开发设计旅游品牌形象创意作品;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哈密史证研究》丛书30册;组织“石榴籽”民族团结实践团;承办哈密市政协委员培训班;组织河南作家赴兵团采风;举办“汉服嘉年华”活动。学校建成了“洛理村——洛阳理工学院哈密文创科创基地”、“中原—哈密文化共融研究中心”“第十三师新星市红色军垦文化文史文创研究中心”,推动豫疆文化共融。
同心筑梦: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文化润疆,润物无声。从古典诗词到现代艺术,从非遗技艺到民族歌舞,这场文化之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见证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厚情谊。正如交流团领队所言:“文化润疆,润的是心田、连的是血脉。”
此次活动是豫疆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更是我校多年来深耕文化润疆工程、服务国家援疆战略的缩影。未来,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援疆工作方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高校力量。
(一审:张丽娜 二审:仲昭麟 三审: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