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栾川6月8日电(通讯员 杨秉勋 杨淼淼)为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开始组建公益团队,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探索,面向学校周边区域做一些环境美化项目。先后在几年里向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木植街乡生坪村、新安县樱桃谷、洛宁县、宜阳县等地区展开艺术扶贫,美化内容题材也从开始的环境美观为主到后来在文化传播,产业建设和村庄提升改造等多方面都有所涉及。
项目起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基本标志。项目团队为找到正确的乡村发展道路、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积极坚持在结合项目自身实际的同时,贯彻落实《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针对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特色产业优势区的两大规划。通过积极参与乡村规划、乡村文旅产品设计、乡村农业产品的包装和品牌设计等一系列举措和活动,将美术元素广泛应用到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让各地的乡村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
实地调研,落实设计
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副秘书长刘亚辉、大赛技术中心邵杰、吴哲昊老师;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建宏、视觉传达系郭栋老师、环境设计系马军老师;河南科技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中心郭祎老师、部分学院及景区主管副总封晓飞对洛阳栾川重渡沟风景区的8个营造点开展现场调研、商讨。通过开展空间营造与文创设计,以青春视角的乡村审美实现非遗活化及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指导老师赴重渡沟调研图
主要是美化乡村面容。对于当地的村庄规划,项目团队依托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优势,结合传统的民风民俗和文化背景,坚持以整洁化,体系化,极致化,体验化,场所化为基本原则,对村庄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设计,从整洁美观的基础上升到艺术性、完整性,在规划上避免生态问题,实现可持续,打造了完美的新农村面貌。
项目团队深入到洛阳周边村庄,在县乡村基层领导干部的正确指引下,将实地考察的乡村现状记录、拍摄,而后进行深入详细的梳理。村领导书记为项目团队提供当地村庄管网,土地,空间等布局图,为团队成员挖掘乡村痛点提供巨大的帮助。团队成员通过走访了解村民对乡村改造的需求以及建议。

图为民宿设计思路流程图
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地完成“美”的蜕变,自内而外地诠释新时代对“美”的定义。努力实现美丽生态与浓厚乡情、幸福生活的共生共赢,进而打造系统、统一、完整的百姓美、经济美、生态美的美丽农村发展新格局。
不忘初心,薪火相传
到目前为止,项目团队针对洛阳周边的七县七区进行了420项改造计划,其中通过评审的有216个。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依托村落改造规划设计课程,乡村民宿规划设计中心工作室以及洛阳理工学院“中原乡村振兴研究院”为200个村提供了乡村振兴规划服务。目前,针对理工学院定点帮扶的宜阳县,就已有155个村落成功完成脱贫。引进横向经费19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各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培养师生有关乡村振兴等地域经济、文化和产业升级问题的解决能力,挖掘与保护“乡土智慧”、“乡贤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尊心。

图为实践队合照
放飞梦想,展望未来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既是追梦人又是圆梦人,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团队会发散自身的能量,贡献自己的力量,接触最真切的乡村,在基层感受时代的气息,对乡情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和体会,我们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