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 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它由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全球知名流感专家倡议设立,既是为了纪念 1918 年大流感的历史教训,更旨在唤醒全球对流感的重视。今年是第8个世界流感日,宣传主题为“精准防控流感,守护全人群健康”。
下面,让我们共同学习流感防控知识吧!
一、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流感暴发疫情。流感的每年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二、流感≠普通感冒
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下表列出了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别:

三、如何预防流感?
1. 及时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首选方式,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高危群体优先,每年 9-11 月接种最佳。
2. 做好日常防护
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整洁;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和受污染的物品后应立即洗手;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睡眠、提高个人免疫力。
3. 尽量减少接触
尽量不去人员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必须前往时,应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四、出现流感症状怎么办?
如果出现高热、全身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别硬扛也别乱用药:
及时就医:发病 48 小时内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也减少家庭内传播;
居家休息: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多喝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高热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缓解症状;
谨慎用药:抗生素对流感病毒无效,切勿滥用;特殊人群用药需遵医嘱。
流感虽可怕,但可防可控。在这个世界流感日,让我们掌握科学防护知识,从细节做起,共同守护秋冬健康防线!
校医院
202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