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2025年“9·3”大阅兵的日期临近,全国人民都特别关注,作为洛阳理工学院83级劳动经济专业(8362职工班)的我,想借此机会,与老师们和校友们分享我写的“建材抗日老战士受邀参加‘纪念抗战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活动’侧记”,此文已刊登在2025年8期的《中国建材》杂志。
十年前的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一场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怀的盛典,它带来的震撼与思考至今仍萦绕在我的心头,值得反复回望。
佩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原国家建材局局长林汉雄等十名来自建材行业的抗日老战士受邀参加纪念大会,我有幸作为随员之一参加了此次活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参加纪念大会的抗日老战士年龄都在85岁以上,为让他们精神饱满地参加活动,中组部、国资委于2015年9月2日提前安排来自原国家建材局、中国建材总院、人工晶体院等单位的抗日老战士,入驻紧邻天安门广场的新桥饭店,并为他们发放了活动请柬和观礼人员注意事项等资料,确保大家9月3日早晨准时集体乘车前往天安门观礼台。
9月2日当晚,建材行业的抗日老战士在新桥饭店用餐后,步行至天安门广场。大家边走边畅谈出席活动的感受。人工晶体院老书记纪兴华感慨道:“我们一旦成为抗日老战士,就像泥土烧成了陶,永远不会变回土的模样,即使后来碎成了片,也永远与土不同,每一块碎片依然坚硬,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而土即便被捏成了形,涂上了绚丽的色彩,一旦受压,又会回到松散的状态,这其间的差距,正是那场火的历练啊!”大家边走边追忆70年前的往事,“70年前,中华民族历经磨难,最终凭借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赢得抗战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如今,中国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屹立于世界东方。”
2015年9月3日早7点,老战士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乘车抵达天安门观礼台,相互问候,拍照留念,期盼看大会的召开。
上午9时55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外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城楼主席台,向广场观礼台上的各界代表挥手致意,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现场的人们都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对抗战历史的铭记以及对国家领导人的敬意。
那一天,天安门广场上人群如潮,彩旗飘扬。阅兵式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等组成,各方队、梯队整齐有序,气势恢宏。
徒步方队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仿佛时光回溯,让我们看到了当年抗战将士们英勇无畏的身姿。他们重点展示了军队改革重塑后新的军兵种结构布局,以及 “三结合”的武装力量组成,彰显着我军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装备方队宛如钢铁巨龙,缓缓驶来。一辆辆先进的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防建设的生动体现。既有传统的主战力量,又有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等新域新质力量,展示了我国军队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的强大能力。这些装备的展示,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对那些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的先辈们最好的告慰。
空中梯队呼啸而过,划出一道道绚丽的轨迹。它们重点展示了我国空中作战力量的体系化水平和快速提升的先进战斗力,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捍卫国家的领空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的林汉雄是推动我国建筑材料工业发展的重要人物。林汉雄出生于1929年的深秋,1984年9月,他由国家经贸委赴国家建材局任局长,1989年4月,他改任国家建设部部长等重要职务,直至1991年离休。他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建材行业领导,也是中国著名的革命烈士林育英的第三子。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革命年代的艰难困苦,到苏联求学的艰苦经历,再到回国后的辉煌职业生涯,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任国家建材局长期间,他提出了 “大家办建材”的战略方针,举全国之力推进了建材行业的大发展,得到了全国广大建材职工的充分肯定。
2015年9月3日晚,出席大阅兵活动的抗日老战士还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胜利与和平》文艺晚会。这台晚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台面对全世界演出的重大主题晚会,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示了从1931年抗战爆发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14年抗战岁月,以及抗战胜利70年来中国人民在和平发展道路上的奋斗历程。
记得在晚会开始前,7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在少先队员的簇拥下,手捧鲜花来到大礼堂观众席前排就座。全场起立报以热烈掌声,向他们为胜利与和平建立的不朽功勋致敬。
钟声徐徐敲响。舞台上,一位老战士缓缓走向70年前曾与他并肩战斗的抗战英雄群像,深情抚摸,无限依恋。继而,号角响起,旗帜飞扬,整个舞台化为胜利的广场。人们欢呼着从四面八方涌来,齐声高唱《胜利之歌》。昂扬向上的旋律,豪情万丈的歌声,向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建立不朽功勋的英雄儿女致敬,也拉开了整场晚会的序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即将来临时,我回忆起十年前那场盛大的阅兵式,遂做记录,也一道重温了那段波湖壮阔、可歌可泣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