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7月12日,洛阳理工学院会计学院“红色会计”暑期实践团踏上了前往豫北的实践征程。此行深入冀南银行太行第五分行旧址、德兴货栈与林北县抗日纪念馆,开展以“赤脉寻踪·青史拾珍·薪魂永铸”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踏入旧址,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冀南银行于1939年10月15日成立。在1942年反“扫荡”最艰难时期,银行员工将重要账簿、印钞版秘密埋藏于山洞,确保边区经济血脉不断。一枚枚斑驳的印章,见证了他们在极端环境下,如何以“账本为枪,算盘为盾”,用毫厘不差的精确核算支撑起敌后抗战的经济生命线。

实践团深入太行腹地,探访沟通根据地内外的经济枢纽——德兴货栈遗址。货栈单据详细记载了如何用根据地盛产的核桃、花椒等山货,通过精密计算等价关系,冲破敌人封锁,换回急需的药品、食盐甚至军工原料。这深刻诠释了会计工作服务大局的战略价值——精确的数字背后,是维系生存与发展的宏大谋略与担当

实践团随后抵达林北县抗日纪念馆进行参观。在馆内展陈中,实践团成员重点查阅了一本保存完好的《林北县群众献粮献款登记册》。该登记册清晰记载了众多群众在抗战时期的捐献信息,条目具体载明捐献物品及款项。 通过对这些历史记录的观察,实践团成员认识到,这些详细的账目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物资筹措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呈现了民众支援抗战的具体行动,成为研究战时动员与保障的重要历史凭证。

此次太行红色会计寻根之旅,在聆听先辈足音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认到红色会计精神中蕴含的忠诚信仰。今后,实践团成员将自觉传承红色会计基因,汲取奋进力量,赓续光荣传统,立志把本次实践的所学所悟转化为投身专业学习与服务国家发展的实际行动,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财会人才,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一审:李凌鹏;二审:袁博;三审:杜怡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