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为响应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助力数字乡村描绘宏伟蓝图,2025年暑期,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豫智兴农”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邓辰辉的带领下前往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开展数字乡村调研活动。

产业升级:数字经济激活发展新动能

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汝阳县乡村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践团深入三屯镇东保村香菇产业园,见证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在香菇生长大棚中,光照与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有效减少不可控因素,提升产量与收入。在香菇菌棒生产加工厂,备料、制棒、接种全程机械化,数据实时监测并反馈优化,实现高效能数字化生产管理。通过将自动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智慧治理:数字平台提升服务效能

“数字治理”正在成为汝阳县提升治理能力的新引擎。调研发现,汝阳县通过搭建数字化乡村运营平台,整合乡村特色产业,助力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旅游推广。通过常态化乡村运营数据收集处理,运营效果的可视化透明展示,高效便捷的收入即时分账,成功让村民们放下顾虑,自主自发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入股。根据约定的比例分红,村集体、村民股东和乡村合伙人之间的分红收入即时到账,入股村民通过手机端就可以查看入股项目每时每刻的收入。在东保村,数字化平台的有效管理也吸引了更多商户入驻该村“稻田小镇”农文旅项目,实现共赢。从单打独斗的个体户到“云端抱团”的数字化,数字治理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壮大了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数字赋能”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以点带面:数字经济赋予破解之道

实践团队边调研、边思考,不断将所学知识与乡村实践相结合。汝阳县数字乡村建设不平衡问题备受关注。在与三屯镇乡镇干部的交流中团队发现,汝阳县目前的数字化乡村运营主要在15个村开展试点,而其他区域因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不同,数字化应用推广进度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汝阳县积极正在积极推动“同心圆·共发展”“试点带动”等工作,由产业发展好、数字技术运用程度高的示范村带动周边村落共同发展,全力推动数字技术的红利覆盖更广阔的乡村空间。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与机遇。“豫智兴农”大学生实践团此次调研,不仅观察数字技术的应用现场,更是参与构建现代化乡村的生动实践。当青春智慧融入广袤田野,传统村落必将焕发新生,让数字之花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灿烂绽放。

一审:李凌鹏;二审:袁博;三审:杜怡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