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近日,经济与管理学院“豫跃”实践团,深入河南洛阳、平顶山、安阳、信阳、商丘5个市的11个地点,通过实地走访、沉浸体验和互动交流等形式,亲身了解中原发展的脉络与成就。
一、文化寻根,筑牢精神之基
实践团沿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探访了洛阳白马寺与龙门石窟两处文化瑰宝。在白马寺,成员们探寻其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关键枢纽的历史价值,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佛教东传,到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交流新使命,深刻领会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在龙门石窟,成员们通过实地参观、专家深度讲解和现场研讨交流,感受千年石窟艺术的魅力,实地寻溯中华文化,汲取中华文化深厚养分,当好新时代文化传承人。




文化寻根成果展示(郑一丹 王美乐 供图)
二、红色传承,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团成员前往信阳市新县大别山精神纪念馆和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开展研学。在大别山精神纪念馆,成员们聆听了关于“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讲解,学习其在新时代的内涵与价值。在红旗渠,成员们来到其核心地标青年洞,深入了解这项“人工天河”宏伟工程的建设历程,感悟当年建设者的奋斗精神。




红色基因学习图(成慧贤 邵姝玉 供图)
为探索产业发展服务民生的路径,实践团调研了洛阳市汝阳县杜康酒厂和平顶山市鲁山县艾佐制衣社区联合项目。在杜康酒厂,成员们考察了企业如何坚守传统酿造工艺,以及如何适应市场开展产品创新,感受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活力。在鲁山制衣社区项目点,成员们实地考察其带动居民就业的模式,通过与负责人交流运营情况,调研了居民在技能提升和工作平衡等方面的现实需求。




产业与民生成果展示(贾静怡 王美乐 供图)
为考察特色农业助力乡村发展的实践,实践团深入洛阳市汝阳县窑沟红薯小镇和平顶山市鲁山县的蓝莓、蘑菇产业基地。在汝阳红薯小镇,成员们重点调研红薯产业的种植、加工技术升级及市场拓展等全链条发展情况。在鲁山县,成员们考察了蓝莓和蘑菇产业的种植技术与市场销售现状。结合专业所学,实践团还开展了“以购代捐”活动,积极助销当地农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特色农业成果展示图(贾静怡 王美乐 供图)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豫跃”实践团成员深入基层、躬身实践,将所见所闻转化为具体成果。他们用脚步丈量中原大地,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一审:李凌鹏;二审:袁博;三审:杜怡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