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首页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新闻动态  学术成果  学界扫描  友情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界扫描 >> 正文

作者: 洛阳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来源: 洛阳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上一条:民族文化:传承有序 创新发展 下一条:协同推进、融合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闭

河南伊川:本土原创艺术丰富乡村生活

:研究中心   发布:研究中心 2014年04月03日 00:00 点击:[]

中国文化报报驻河南记者 张莹莹 通讯员 葛高远
近日,一部名为《廉政走进新农村》的微电影正在河南省伊川县城乡火热上映。熟悉的乡音、村落,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其发生地就是伊川县彭婆镇智沟村。
48岁的周红卫是这部微电影的导演。初中没毕业的他,先后拍摄了多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剧,已成为伊川当地的名人,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农民导演”。“我的电影素材全部来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周红卫说,2013年初,他便寻思着拍一部反映新农村廉政建设的片子。在一次下乡途中,听说了智沟村党支部书记智灿彪带领干部群众大办公益事业的事儿后,就决定以智灿彪为原型拍摄一部微电影,这就是《廉政走进新农村》。
伊川县文广新局干部申彦学心中有个梦——写一部影视剧,让所有人都爱上伊川。10年间,他完成了5部电视剧本、3部电影剧本共200万字的创作。其中,3个讲述伊川故事的剧本被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等推选入围“十佳电视剧本提名”。除此之外,高山乡文化站自编自演的教育不孝子女的小戏《称妈》,教育意义深远,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在伊川县,像这样立足于本土文化搞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人还有很多。特别是一支支民间文艺团体,尽管创作和演出水平不能和专业团队比,但他们立足伊川,大胆创新,自编自演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节目。
为了鼓励民间文艺创作,伊川县文广新局今年出台了《农村(社区)业余文艺团体管理及演出补助办法》。根据《办法》,伊川县对全县范围内农村(社区)的各类文艺团体进行了统计,根据成员人数,按30人以上为一级文艺团体、15人至29人为二级文艺团体进行登记备案,并授予演出资质证书。如此一来,业余文艺团体根据自身演出需要,创作出新的剧本或购买与其演出特色相符的原创剧本,经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后,会得到1000元至5000元的资金补贴。
同时,伊川县鼓励业余文艺团体深入基层演出,公益性演出每场补贴1000元或800元不等,派遣性演出每场补贴2500元或1500元,经营性演出每场补贴800元或500元。此外,今年伊川县还将增加业余文艺团体的演出机会和演出场次,再加上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出,将使全年每个村的群众都能看到3场以上文艺演出。
作为业余剧团的负责人,王少利对新出台的这些政策特别看好:“它为我们基层院团带来了福音,使我们能安心创作符合地域特色、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文艺作品,并且还弥补了我们经费不足的问题,增加了我们的演出收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伊川县副县长姬长江说,自洛阳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名单后,伊川作为其下属区县,在创建工作中十分注重挖掘传承乡土民俗文化,以此重振乡村精神、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这种方法不仅赢得了更多人气,也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2014] 洛阳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