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首页 >> 正文
    西园研史·崇文读书会第九期:程民生《惊艳:宋代社会色彩研究》读书会综述
    发布时间:2025-10-13 00:00 来源: 点击:

          

    2025年10月10日,西园研史·崇文读书会第九期在洛阳理工学院王城校区基础实验楼N-507-1人文学院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由河南省宋文化研究院主办,洛阳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承办,陈朝阳副院长全程指导支持。本期读书会以程民生教授新著《惊艳:宋代社会色彩研究》为阅读著作,由刘冲老师担任领读,洛阳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学生二十余人参与研讨。

    读书会伊始,刘冲老师首先就举办本次活动的缘由作了说明,介绍了程民生教授的基本情况和《惊艳:宋代社会色彩研究》一书出版的意义。提醒参与同学要注意程民生教授学术研究及《惊艳》的特点,一是以文献为根基,对宋代典籍的广度与深度掌握充足,资料搜罗丰富;二是注重把握学术前沿并引领研究风尚,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研究方向,从《宋代物价研究》《北宋开封气象编年史》《宋代民众文化水平研究》到《惊艳》无不体现出这一特点。刘冲老师提醒同学们通过读书会要树立阅读学术论著的意识,锻炼阅读、写作与表达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眼界、知识和能力。

    郑亚萍同学阅读后认为以往提及宋代,大多聚焦宋词、宋瓷,程教授的这本新书却以“色彩”为独特钥匙,打破认知局限。书中明确提出宋代“色彩治国”理念,以青、赤、黄、白、黑五行正色象征等级秩序,服色制度随时代渐趋宽松,黄色虽为尊贵色却非皇家专属,黑白二色也从制度符号转向“粉墙黛瓦”等审美表达,纠正了“宋代色彩因理学收敛”的偏见。同时,书中还详述了宋代色彩技术突破,展现了宋代手工业水准与社会活力,为理解宋代文明提供全新视角。

       李涵通过阅读认识到色彩是解读宋代社会的一把钥匙。它首先是一套严谨的“政治符号”,如“品色衣”制度,让色彩成为可视的身份等级,维系着社会秩序。同时,它又是观察社会活力的窗口,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的“色彩下移”,冲击着传统礼法。尤为深刻的是,本书对“正色”与“间色”的探讨揭示了色彩观念的复杂性——本属“间色”的紫色能成为权力顶峰,恰恰体现了宋代社会规范与现实张力间的矛盾。本书最终的意义在于从色彩这类视觉元素入手,能看见一个更为立体真实的历史。

       金怡涵同学认为阅读《惊艳:宋代社会色彩研究》仿佛推开通往宋代的时光之门,书中青、红、黄、白、黑、紫等正色各有故事,如青色连接皇家威严与民间烟火,红色兼具政治象征与大众喜爱;蓝、橙等色彩或实现独立、或完成蜕变,开封城市色彩彰显活力,生物色彩再造、颜料发展与宋锦工艺更显宋代智慧。这些色彩交织成宋代文化景观,既藏着皇权秩序,又包含民间活力,既守传统,又富创新,让人深切感受宋代色彩文化的博大精深,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文明温度。

    付苗苗同学阅读后体会到程老师的《惊艳:宋代社会色彩研究》以“色彩”为切口,跳出传统史学框架,还原绚烂鲜活的宋代。书中将色彩作为“社会密码”,串联阶级、经济与生活,如赭黄象征皇权、石青石绿下沉市井、紫色突破阶级壁垒体现商品经济;捕捉汴河酒肆青布幌子、巷陌朱红泥人等日常色彩,展现生活温度;并揭示色彩与文化精神的绑定,如水墨山水体现文人追求、工笔重彩显皇家气派。该书以小见大,让历史成为可感的鲜活过往。

    申天浩同学初读本书前以为宋代色彩寡淡,不及唐代浓艳,读后才知其“素”是“藏”的美学的极致雅致,颠覆认知。宋色核心是审美归位,跳出“浓艳显华贵”,贴合文人精神,重意境不追满溢,渗进瓷盏、纸墨等生活细节。它还实现雅俗共生:官服暗紫、浅绯显秩序雅致,民间素色靠纹理、质感显温润,藏宋人重内蕴的哲学。如今设计仍受宋色影响,该书不只是色彩史,更是回望慢生活的美学。

    李弈熳同学认为“宋人不满足于天然色彩的局限,为适应生活与审美需求,创造了一系列新色彩与新技术”是程教授对宋代色彩创新的核心论断,书中从色彩创造、技术突破、光彩运用等多个维度,展现了宋代在色彩领域的历史性贡献。

    谢一同学阅读后认为色彩创造的突破首先体现在对传统色系的改良。长期以来,紫色与朱红难以清晰区分,成为服色制度中的实践难题。宋代染匠通过“山矾叶烧灰染青再染紫”的工艺创新,制造出浓重鲜明的“油紫”,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问题。这种新紫色不仅色泽独特,更被纳入服色体系,成为高阶官员的标志性色彩。

    张琳曼同学读后注重于光彩表现的创新拓展了色彩的呈现维度这一点,她认为程教授在书中列举了皮影、花灯、烟花等实例,展现宋人如何“将色彩演绎到天空舞台”。皮影艺术通过灯光明暗与皮革染色的结合,在幕布上创造出虚实相生的色彩效果;而烟花的发明更将色彩从地面延伸至天际,成为节庆典礼中彰显太平的重要元素。

    吴浩通同学阅读后注意到黄色因为“黄袍加身”的典故家喻户晓,通常会认为宋代皇帝垄断黄色,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程教授通过史料考证发现,宋代的黄色虽然是尊贵色彩,但是却并不是皇家专属,从地方官府可建黄色的建筑,军队有黄色的制服,百姓也可以穿黄色的衣服上面就可以看出来,仅仅是一些特殊身份者需要经过朝廷允许才可以使用,黄色的政治价值更多的体现在象征维度。这种虚实结合的黄色运用,既强化了皇权的神圣性,又不会脱离社会现实的弹性空间。

    李文斌同学阅读后认识到生物色彩创新同样令人惊叹:北宋开始规模化养殖金鱼,通过人工选育创造出多样体色;洛阳花匠以药物培育出碧色牡丹,作为祥瑞上贡朝廷,这些“与造化争妙”的实践成为宋代色彩创新的独特注脚。

    十位同学们依次分享阅读思考后,刘冲老师进行了集中点评,肯定了大家通读专业论著的坚持和所得到的收获,鼓励大家要以此为起点,不断探索新的阅读领域,不断提升阅读与理解能力,要坚持读书,要读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