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首页 >> 正文
    人文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专业入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5-10-02 10:30 来源: 点击:

          


    为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环境,了解专业学习内容,明确成长方向,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和文化遗产专业在9月29日下午分别于王城校区AE101、AE209、AS205教室举行了2025级新生专业入学教育。本次专业教育由学院领导、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文化遗产专业系主任及教师代表出席,为新生答疑解惑,指引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入学教育聚焦“课程体系解读与未来发展引导”核心主题,旨在向新生系统介绍大学四年的学习课程框架,并为其专业成长与职业规划提供方向性建议。会议由汉语言文学专业闫莉莉老师主持,随后各学科老师分享学习生活经验。

    首先人文学院副院长刘余力在讲话中强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价值。接着,刘院长对新生提出三点殷切希望:一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珍惜时光潜心阅读,深耕经典并涉猎新知;二是勤学善问、慎思明辨,主动思考提问,在交流探索中锤炼思维、提升能力;三是知行合一、躬身实践,做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最后由教师代表讲话,他们为新生提供了具体的学习与生活建议。在专业介绍部分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凸显其深厚底蕴与实力。闫莉莉老师介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学校文科类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可具备写作、文学批评鉴赏、文化传播等能力,未来就业方向广泛,涵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文化产业等领域。

    新闻学专业的入学教育以教师风采及专业介绍为主题,聚焦于学生责任、知行合一与文化包容,旨在帮助新生树立专业自信与使命感。

    大会开始由新闻系主任王秋发表讲话,并且介绍了到场的各位老师,随后老师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同时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由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张正瑞发表讲话,张正瑞书记讲到,新生肩负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应以实际行动践行所学,而非流于口号。真正的修养在于“知于心,践于行”,必须做到言行一致。随后他提到,真正的超越不在于是否为985、211或双一流,而在于踏实努力,从而在精神和行为上超越形式主义,实现真正的领先。除此之外,新生也要努力成为“三超”新人,即具备超越自我、超越环境、超越平凡的特质。

    最后由王秋老师进行大会总结,她鼓励新生树立自信,勇敢追梦,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呼吁新生心怀感恩,回报家国,感谢祖国提供的安全保障与发展平台,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文化遗产专业新生入学教育围绕自我成长、专业发展与生活规划展开,聚焦心态调整、学习规划、生活管理及专业发展等多维度内容,旨在为新生理清大学生涯发展方向,筑牢其深耕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养的根基。

    活动中,老师们结合专业特点与新生需求,从心态、学习、生活等多维度分享经验,为新生答疑解惑。陈朝阳院长聚焦自我认知与管理,鼓励新生加强自我认知,将人生视作长期竞赛、不因一时成败而喜悲。在日常生活方面,陈院长建议新生以“与人为善”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专注学识提升,同时通过案例强调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刘迅霞老师寄语新生“向下扎根、向上绽放”,鼓励新生在潜心学习的同时保持开放心态。刘冲老师从“自立、自律、自强”出发,建议新生自主处理日常事务、坚持锻炼,重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

    杨亚茜老师建议新生从每日作息、学习复盘等细节加强自我管理,遇专业困惑及时与老师沟通;张文静老师强调大学核心是掌握学习方法,鼓励多观察优秀者、明确目标;王瑜君老师针对考研备考,提醒重视英语与专业课基础;郭家瑞老师结合自身经历,鼓励新生在保证成绩的前提下积极试错、提前规划。

    本次新生专业入学教育的成功举办,使新同学们对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和文化遗产专业有了初步了解,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大学学习生活。会议坚定了新生对专业的兴趣,鼓励大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积累、成长,谱写新的青春篇章。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秉持育人初心,为新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共同迎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一审:闫莉莉 王秋 二审:刘余力 三审:张正瑞)


    作者:文字:葛安琪 余清婷

    图片:人文学院融媒体中心

    来源:人文学院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