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大学教育模式,协助新生平稳适应大学生活,人文学院于9月12日下午召开2025级新生家长见面会。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张正瑞、院长张丽娜、党委副书记孙利丹、副院长刘余力、汉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谭丽娜、新闻系系主任王秋、文化遗产系系主任杨德会出席本次新生家长见面会。见面会由党委副书记孙利丹主持。
会议伊始,孙利丹副书记简要介绍本次家长会的目的——加强家校联结,加深新生家长对学校及学院的了解,帮助新生适应大学新生活。
首先,由张丽娜院长发言。张院长围绕学院整体情况与育人理念展开详细介绍,她提到,人文学院师资结构合理、专业实力雄厚,博士及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老中青搭配均衡,是学校文科专业中师资力量最优的学院。同时通过具体数据,让新生家长对学院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育人理念与为学之道方面,张院长围绕“厚积薄发”、“知行合一”、“胸怀祖国”三个维度进行阐述,明确学院为学生搭建了丰富多元的平台,助力学生拓展视野、实现跨界融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针对新生初入大学的适应问题,张院长说道:“信任是最好的鼓励,放手是最好的爱。”建议家长适当放手,鼓励孩子自主探索新生活,并深切寄语,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人文学院的培养下,成长为不负所托、不负信任,有理想、有担当、有光芒的新青年。
紧接着,由人文学院副院长刘余力介绍人文学院三个专业。刘院长按专业成立时间先后顺序,结合优秀毕业生案例展开深入讲解: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他指出该专业成立较早、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课设置完善,且会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融入新内容、新技术。在新闻学专业方面,提到课程不仅涵盖理论知识,还包含采写、摄影等丰富的实践内容。在文化遗产专业方面,强调该专业虽成立时间较短,但属于教育部特批专业,依托洛阳古都丰富的历史资源,发展前景广阔。
随后,汉语言文学系、新闻系、文化遗产系系主任分别就本专业师资及优势进行介绍。汉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谭丽娜表示,本系师资专业且负责,在社交媒体上收获大量学生好评,学生认可度高。新闻系系主任王秋着重介绍本系师资团队优势,强调其兼具高学历背景与强教学能力,可为本系学生的学习提供坚实支撑。文化遗产系系主任杨德会则指出,本专业虽成立时间短,但与国家鼓励文化遗产发展的战略相契合,具有融合性、交叉性特点,专业课涉及面广,依托洛阳的文化环境,发展势头强劲。
接下来,由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张正瑞作总结发言。在专业培养定位上,张书记指出人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文化遗产三个专业是“大家庭”,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拓展多方面专业知识,支持学生跨专业学习、攻读“双学位”。在学校及专业价值方面,他表明我院具有独特优势,提出人文学院专业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师生对过往灿烂文化进行创新性发现,而人文教育的意义在于做好中华文明探源,学院会全力帮助学生积累探源所需的知识、方法与技术。
最后,在迎新家长会的互动交流环节,家长们围绕孩子的专业发展、学业规划、校园生活等核心关切提问,学院老师逐一耐心解答,现场氛围热烈。
本次迎新家长会有效搭建了学校、学院与新生家庭的沟通桥梁,为实现家校共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它不仅打消了家长对孩子大学成长的疑虑,更推动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未来,我院将继续依托优质师资与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支持,持续推进家校沟通,共同见证人文系学子的成长与进步。
(一审:张瑶 二审:孙利丹 三审:张正瑞)
作者:文字:余清婷
图片:杜文玉
来源:人文学院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