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首页 >> 正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四) | 繁星璀璨 红梦引航
    发布时间:2025-07-29 22:10 来源: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洛阳理工学院人文学院“繁星璀璨,红梦引航”红色基因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6日至7月9日,走进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瀍河回族区,在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洛阳烈士陵园、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依托洛阳丰富的革命遗产与深厚的红色底蕴,以“沉浸体验—数字传播—服务赋能”为核心理念,通过旧址探访、党史宣讲、红色故事采集等形式,让青年学子在实地实践中感悟革命精神,为红色基因的永续传承注入青春动能。

    走进庄严肃穆的洛阳市烈士陵园,实践团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纪念碑,参观烈士墓区和纪念馆。成员们认真观看“洛阳营”等英烈群体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记录下安葬于此的烈士们参与的重大战役和突出贡献。在巍峨的烈士纪念碑前,全体成员整齐列队,举行庄重的默哀仪式,并一齐敬献鲜花,以此表达对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无限追思。

    走进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实践团成员们沿着历史脉络,深入探寻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的峥嵘岁月。在纪念馆,成员们详细了解了1921年中共洛阳组成立的背景、过程及其领导早期工人运动的英勇事迹。他们仔细观看展厅内陈列的早期工运史料、革命先辈手稿和历史照片,重点记录关键时间节点与重要事件,并不时就展品细节与历史意义向场馆工作人员请教,力求准确理解这片“初心之地”承载的伟大精神。

    以信之名,红心永念,团队走进了纪念馆“信念”留言角,成员们将参观过程中激荡于心的感悟与深思落笔纸上。一行行真挚的文字,不仅搭建起跨越时空的心灵共鸣桥梁,更让大家对革命先辈坚守的初心与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进一步推动红色信念如种子般在青年心中扎根、生长,焕发出持久的精神力量。

    在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洛八办),团队成员系统学习了办事处在抗战烽火中建立、运转的光辉历程及其在统战、情报、交通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成员们认真聆听对革命先辈事迹的讲述,仔细观察展出的珍贵文物,如泛黄的电报、朴素的办公用品、详实的作战地图,并用镜头和笔记详细记录每一件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与历史价值。

    活动尾声,实践团于校内开展小型红色故事分享会。团队成员依次讲述探访历程里最难忘的片段与体悟,在交流互动中,既让团队氛围更融洽,也让大家对红色精神的理解愈加深厚,助力红色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期间,团队拍摄照片300余张、视频200分钟,整理形成《洛阳红色文化vlog》。实践团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红色记忆碎片”系列短视频,推动红色记忆传承。成员们表示,此次实践让红色历史从书本走向现实,团队协作中提升了调研与传播能力。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用青年视角激活红色资源,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一审:杨延松 二审:王一如 三审:孙利丹)


    作者:文字:曹依霖

    责任编辑:杨延松 王一如

    来源:人文学院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