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文化遗产专业于3月31日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河洛特色非遗剪纸”实践环节。本次实践环节由翟爱玲、贾清文、张文静、杨凤琴四位老师指导,张文静老师教授剪纸技艺,带领文化遗产23级同学近距离感受传统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活动首日,张文静老师以“剪纸的历史与当代价值”为主题开展讲座,系统讲解了剪纸的起源、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随后,张老师通过现场演示折纸、画稿、雕刻等技法,指导学生完成“团花”“生肖”等主题作品。实践过程中,学生们从生疏到熟练,逐渐掌握了阴刻、阳刻、镂空等核心技巧,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在指尖诞生。带队教师们全程参与,协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并引导他们思考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路径。
此次剪纸实践活动通过手作体验与文化研讨的双重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深化了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为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注入了青春力量。




(一审 贾清文 二审 杨德会 三审 刘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