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地方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服务地方 >> 正文
我院承办2024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4-09-30 08:17 来源: 点击:

      

9月25日下午,2024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交流活动在我校王城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洛阳市委统战部、洛阳市文物局、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关林管理处主办,我院承办。河南省台办交流处副处长董铧、洛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章勇、洛阳市文物局副局长郭志红、洛阳市台办副主任张晓杰、洛阳关林管理处处长白雪,我校党委书记卢志文,党委统战部、科研处、国际合作交流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海峡两岸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活动。我院扈耕田院长、张丽娜副院长分别主持了活动开幕式和交流环节。

我校党委书记卢志文致欢迎辞。他对各界学者友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洛阳理工学院根植于河洛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文化战略,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拥有长期的关公文化研究传统,并取得较大成果。举办此次交流活动的目的发掘有关文化经典、历史遗迹、文物古迹承载的丰厚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希望今年两岸专家学者围绕“影响与超越:关公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这一主题,弘扬优秀文化、凝聚同胞亲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河南省台办交流处副处长董铧致辞。他指出,本次活动是两岸各界交流合作的舞台,也是两岸同胞共话亲情的主场。关公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历经1800多年的传承发展,已经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与追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关公文化,对于延续洛阳文脉、彰显文化自信、促进两岸情谊具有重要意义。

在交流环节,洛阳师范学院安锋、台湾大学工学院许秉翔等围绕活动主题各抒己见,畅谈感受。扈耕田院长围绕洛阳关林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发表了看法。他指出洛阳关林是最早的关公纪念建筑,清代以来,是国家祀典“三关”的核心部分,是民间关公信仰的祖庭,是关公文化对商业影响的典型表现。大家一致认为,关公文化是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全球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关公文化的跨区域传播与中华文化传播是一个交融互渗的系统性过程,挖掘关公忠义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联结海内外华人情感、促进全球炎黄子孙交流、交融,助推相关文旅业、文化事业的发展。洛阳关林在关公文化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其价值,促进洛阳文旅和商贸的发展。

本次活动彰显了我校在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中的责任与担当。活动在友好、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