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群工作 | 师资阵容 | 教学科研 | 河洛文献 | 人才培养 | 学生工作 | 招生就业 | 审核评估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版 >> 精神文明创建 >> 履行社会责任 >> 正文
 
以“文”绘村 寻“洛”之蕴| “兴洛蕴”乡村振兴服务团系列实践(二)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1/17 阅读:次 【字体:

实践第二天,大雪初停,寒意依旧。弥漫四散的冷空气并未熄灭实践团成员们心中渴望探寻前五龙沟村文化的热情之火,而一天的实践,也使实践团成员们收获颇丰。



在领队的带领下,实践团来到年近古稀的潘根爷爷家中,这位老人是《神奇的五龙沟》的编者之一。随着潘爷爷的讲述,大家了解到五龙沟的神奇传说,回忆起那段尘封在岁月中的红色记忆。伴着潘爷爷吟唱的长征之歌,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中,实践团的同学们体悟到革命精神的薪火相传与生生不息。


泼墨挥毫画乾坤,笔走龙蛇写春秋。孙先生阅览古籍,熟读周易,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字画。这位先生的豪迈洒脱让实践团的成员们看到了农户赋闲在家养老的另外一种可能。



徐霞客一生未仕、游历四方,而在五龙沟村也有一位“现代版徐霞客”,他是一位走南闯北的旅游大客车司机,曾和游客一起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到了退休的年纪,潘爷爷选择回到家乡五龙沟村定居。养马、饲羊、训狗……闲不下来的潘爷爷俨然成为了一名动物园长,在和动物的朝夕相处中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



前五龙沟就像一个世外桃源,随着实践团的深入调研,它不为人知的美正逐渐展现在实践团每一位成员面前。故事缓缓拉开帷幕,实践团将会坚持探索,深入挖掘,了解更多前五龙沟的故事,为前五龙沟的发展贡献力量。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学校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学院院刊 | 后台管理

电话:0379-65929195
邮编:471023
学院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学子街8号
版权所有@ 2024: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