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文化之旅
深化“三家”建设 研学党的历史 提升“赋能助力”

(上图 曲阜孔庙城门外)
2021年3月16日至20日,离退休工作处组织部分片区(支部)负责人、学校2020年度“文明和谐家庭”及离退休处2020年度“三家”建设优秀家庭成员,到曲阜市孔子故里、永城市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商丘市应天书院、张巡祠、睢县宋襄公望母台等地,开展开启文化之旅、深化“三家”建设、研学党的历史、提升“我为河山赋能助力”活动。
参与活动的老同志不顾旅途劳顿,有的认真听取讲解,有的仔细阅读材料,有的专心进行记录。每到一处,他们都有不少收获。返程途中,老同志们主动谈起了这次活动的感受:

(上图 行进在孔庙内去大成殿的道路上)

(上图 在至圣先师孔子墓地前拜谒)
“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奠基人。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乃至对世界,尤其是对亚洲各国,至今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身为高校教师和工作人员,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到孔子故里开展学习、拜谒活动意义重大。同时,弘扬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应是我们深入开展‘三家’建设的应有内容。”

(上图 宋襄公望母台前)
“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是忠孝、仁义、诚信、礼仪的化身,听取他当年的故事,拜谒他的陵墓,参观他的望母台,对我们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尤其在教子育孙方面,是一个典型的历史教材。”

(上图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前)

(上图 淮海战役纪念馆内)

(上图 淮海战役纪念馆内)

(上图 淮海战役纪念馆内)

(上图 淮海战役纪念馆内)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淮海战役无疑是其中极为精彩的篇章。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战役,这个战役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而且体现了民心所向。我们参观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听取讲解员的讲解,观看图片和模拟场景,好似重回历史现场,重温了硝烟弥漫的战争风云,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忘回报人民’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深刻认识了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也会更加坚定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不断牢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自身优势,学好、讲好党史故事,继续为育人工作发挥余热,让我们的夕阳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上图 张训词大殿)

(上图 张训词大殿门前)
”张巡是唐代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和许远率不足7000守军抵抗13万叛军,经历400多场战斗,坚守睢阳城10个月,这就是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756年)安史之乱时期著名战役——睢阳之战,又称睢阳保卫战。此役虽最终因无援兵和粮草皆尽而致使守城将士全军覆没,张训被捕,他本人也在受尽酷刑后壮烈牺牲,但他阻断了叛军南下江淮的去路,保证了唐王朝作战物资供应安全,为最终平定安史之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韩愈评价他说:‘守一城,捍天下。’我们拜谒张巡,是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上图商丘应天书院门前)

(上图商丘应天书院展室内听讲范仲淹求学故事)
“商丘应天书院是北宋四大官办书院之首。这里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范仲淹求学的地方,还有他艰苦生活、刻苦学习的断齑画粥故事。他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还是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尤其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到书院听取他的故事,为我们深化家教、家风建设和教育子孙艰苦奋斗,竖立为国效力为民服务的思想提供了生动教材。同时,我们更应该结合研学党的历史和‘我为河山赋能助力’行动,抒发爱党情怀,发挥自身特长,为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021年3月20日下午,大家在一路欢歌笑语中结束了这次文化之旅的行程。
撰稿、编辑 刘昶
图片 刘昶 杨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