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 >> 洛理动态

我校开展2025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一):乡村振兴谱新篇,激扬青春传薪火

校团委

2025年07月12日 20:50     来源:校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师生在“两高四着力”中勇担使命,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校开展了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2025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支校级专项团队、35支校级重点团队,总计171支实践团队,累计1.2万名洛理工学子开展实践活动。

一、支教映初心,文化润乡心,教育关爱服务实践团




此次“向日葵”支教团队分为两组,分别为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中心小学和洛阳市定鼎门社区的120余名学生提供支教服务。向日葵“暑期托管班”主要开展假期作业辅导、声乐指导、创意实践、物理小实验、非遗传承课等活动,在满足孩子们需要的同时,设置特色课程,通过“托”“管”的方式从多方面拓展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度过一个欢乐、安全、充实的暑假生活。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麦种”实践团和“祈光”实践团,分别为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石垛村小学和洛阳市洛龙区李楼街道启音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李楼校区的100余名学生提供支教服务。支教团队将开展手工课程、趣味实验、声乐美术、非遗传承等系列课程,从课外兴趣、健康生活等方面入手,为孩子们拓展眼界,传递更全面、丰富的知识。

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青苗”支教团携手古城街道英才社区创新开展“美育课堂 画语书声”主题读书分享会。活动通过“沉浸阅读-创意绘画-互动分享”三维联动模式,创新性地将美育与阅读融合,让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象的审美体验,为社区儿童打造了一场兼具趣味性与启发性的美育实践课。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青语卿听”支教队奔赴偃师区邙岭镇丁门口村,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邙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村镇整体情况,希望校地双方持续深化交流合作,链接学校资源与村镇服务需求,切实为暑期村民安心务工提供有力帮助,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用实际行动为丁门口村注入青春活力。实践团承诺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发挥个人所长,以饱满工作态度助力全村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收获满满的暑假,不断践行当代大学生青春担当。

二、铭记抗战精神,传承红色薪火,红色基因传承实践团



能源与化工学院赴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沉浸式演出红色基因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联合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策划组织红色沉浸式演出。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实践团走进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倾情串联演绎了《井中星火》《赤心卫国》《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实景单元短剧,鲜活再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的峥嵘岁月,在身临其境的演绎中深化对历史的认知与感悟。以一场自编自演的“沉浸式红色演出”,生动诠释红色历史,让思政课堂“活”起来、红色精神“传”下去。

三、宣讲有度,科普有方,理论普及宣讲实践团



人工智能学院“安芯卫士”消防安全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启为期15天的暑期消防安全实践之旅。瀍河回族区消防大队队长结合瀍河回族区8个乡镇(街道)的实际情况对实践队员进行培训,讲解日常消防宣传要点、“一头一尾一预案”等消防常识,组织大家有序参观消防车辆装备器材,沉浸式体验消防器材和救援工具。实践团将在瀍河回族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指导下,将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推动消防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所学知识转化为守护群众安全的实际行动,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奉献青春力量。

目前,我校各二级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各实践团队将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服务社会,扎实完成各项实践活动。


(一审:杜怡梅  二审:仲昭麟  三审:王敏)


下一条:我校在全省教育系统“服务育人看后勤”随手拍作品征集活动中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