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教育战略,提升全校学生数字素养与智能时代适应能力,我校于2025年暑期启动《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工作。该课程由教务处牵头统筹规划,计算机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深度协作,历经两个月集中建设,已完成课程资源开发、双平台部署及师资培训等核心任务,为新学期面向全校学生开课奠定坚实基础。
跨院协作,构建优质课程资源体系
课程建设团队开发了覆盖课程全章节的立体化教学资源。课程建设以“计算机基础与人工智能应用”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数字化工具掌握与AI技术应用能力:通过16学时理论课(涵盖计算机系统、AI学科框架、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与16学时实验课的融合教学,使学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及AI工具,理解AI技术原理。课程特色在于零门槛设计及思政融入(结合中国AI创新成果),助力学生掌握智能时代必备的数字化技能与计算思维。
双平台上线,打造便捷化学习生态
为满足混合式教学需求,课程同步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与校内学习通平台完成部署。双平台资源互通、数据联动,既保障课程标准化教学质量,又为个性化学习提供灵活支持。

聚力备课,夯实师资教学能力
为确保课程教学质量,教务处联合两院组织开展系列师资培训与集体备课活动。暑期共举办3场线下线上集中培训,内容涵盖AI技术前沿动态、实验教学技巧、平台操作规范等;后续,课程组将定时开展教研活动、组织集体备课、持续优化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打造“教学相长”的师资发展共同体。

赋能通识教育,培养智能时代新人才
《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作为我校通识教育改革的重点项目,旨在通过“人工智能基础+AI应用+工具实操”三位一体的内容体系,帮助学生掌握智能工具使用能力。课程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将成为提升学生数字素养、支撑跨学科创新的重要载体。
课程建设团队将以此次暑期攻坚为起点,持续精研细琢课程品质,全力打造一流通识课程,为培养“懂技术、善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