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师资队伍 >> 旅游管理系 >> 正文
旅游管理系

金勇强

发布时间:2021-07-22    编辑: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勇强(1982.8—),男,河南宜阳人,河南大学本科毕业,陕西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主要研究兴趣为灾害管理、文化遗产。为本科生讲授《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河南旅游资源》、《会展概论》等课程。目前主持或参与教育部重大项目、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项目5项,其他类型项目多项;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中国农史》、《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厅级三等奖3项;指导学生获得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2项。


一、学习与工作经历

2000.9-2004.6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士本科生;

2004.9-2007.6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硕士研究生,历史地理学

2010.9-2013.7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历史地理学

2014-至今   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任教


二、教学业绩及荣誉

[1] 第十二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2] 第十四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3] 2014/2015学年校级优秀教师

[4] 2016届毕业论文校级优秀指导教师

[5] 2016/2017学年教学质量优秀二等奖

[6] 2018/2019学年校级优秀教师

[7] 2019届毕业论文校级优秀指导教师

[8] 2019洛阳理工学院“学习时代楷模,成就出彩人生”师德主题征文一等奖

[9] 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

[10] 2019年洛阳市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


三、教科研业绩

(一)论文发表

[1] 气候变化与青海历史时期的战争,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05),CSCCI,独著

[2] 北宋元祐江南灾荒与灾后积欠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02),CSCCI,独著

[3] "河湟"地理概念变迁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CSSCI,独著

[4] 灾荒中的粮食流通困局:宋代遏籴与禁遏籴现象考察,CSSCI,2013(03),第一

[5] 唐蕃陇右争夺战中屯田与战事的互动关系考察,西藏研究,2014(03),中文核心,独著

[6] 唐宋时期河湟地区城镇体系的演变,西藏研究,2015(05),中文核心,独著

[7] "河湟"与"陇右"河陇"西羌"关系之考辩,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中文核心,独著

[8] 古丝绸之路的功能演化及对构建新时期“一带一路”的启示意义,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9] 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古丝绸之路的影响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独著

[10] 一带一路视野下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转型升级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独著

[11] 中原文化的公众认知调查与对策分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独著

[12] 从疾疫应对到慈善救助:唐代佛教病坊的功能演化,唐都学刊,2021(01),独著

[13] 河南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实施现状与建设策略研究,河南省教育厅资政参考(2021.8),第二

[14] 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文旅发展问题研究,洛阳蓝皮书·洛阳文化发展报告(2020),第二

[15] 开发利用黄河文化资源,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大河网理论专版,2021.3.2,第二


(二)教科研项目

[1] 承担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灾害环境与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子课题,已结项

[2] 主持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灾害视阈下唐代洛阳宗教信仰的流变研究”,已结项

[3] 承担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实施策略研究”,已结项

[4] 主持河南省教育厅项目“8-10世纪中原地区气候变化对丝绸之路的影响研究”,已结项

[5] 主持河南省教育厅项目“制度约束与行为选择:宋代地方官员仓廪救荒策略研究”,在研


四、主要学术活动

[1] 2014年11月,第十一届中国灾害史年会暨“灾害史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中国政法大学,宣读论文

[2] 2017年6月,一带一路战略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高级研修班,河南大学,提交论文

[3] 2020年9月,“黄河、河洛与中原古都文明研讨会”,洛阳理工学院,宣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