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登录
网站公告: 关于报送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数据统计负责人和数据填报人的通知
政策研究 您当前所在位置:部门首页 >> 旧版 >> 正文

“一带一路”下工程教育出路在哪?

更新时间:2017年10月18日 17:23点击次数:[] 字号:T|T

“一带一路”下工程教育出路在哪?

    今日,《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最新版正式发布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工程教育主动“转型升级”,变革发展,建成了层次分明、类型多样、专业齐全、区域匹配的世界最大工程教育供给体系。数据显示,中国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稳居世界首位,数量比紧随其后的俄罗斯、美国等国高出3-5倍。

   报告中特别指出,2016年6月,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权威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中国工程教育在内涵发展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跟随者变成参与者、制定者,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可。

   报告认为,目前工科毕业生供给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专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工科毕业生供给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和行业需求,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对接有待进一步增强。

高等院校工程教育怎么“走出去”?

中国工程教育承载着为中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新责任和新使命,进一步研究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态势,把握工科建设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与新体系,是中国工程教育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制定新的工程教育任务

1

全面分析、科学预测和准确评估沿线国家和区域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工程技术人才的供给和需求;

2

在工程教育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一带一路”建设所需工程技术人才的学科专业中,根据自身的地域优势和学科专业优势,确定本校培养“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工程学科专业、层次、规格和规模。

目前相关的重点工程技术领域应该包括铁路、公路、航空、电力电网、油气管道、海洋开发、港口码头等。

完善新的人才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要注重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重点包含未来在沿线国家和区域从业必须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包括沿线国家的法律法规、工程实践的标准规范、英语之外的他国语言、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交流沟通能力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抓住两个重点:

1
将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以及“一带一路”的建设背景、实施重点和合作机制等相关内涵融入到整个专业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

2
将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落实到相关课程中并作为其课程目标,使这一目标在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实现。


营造新的人才培养环境

建立多学科的教学环境、多文化的合作环境和国际化的实践环境。

>>> 通过设置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和采取基于复杂工程项目的学习方式营造多学科教学环境;

>>> 通过提高班级内留学生比例的方式营造多文化合作环境;

>>> 通过模拟学生在沿线国家从业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历史、文化、地理、宗教,熟悉他国经济、工程规则和标准,更好地完成建设任务;

>>> 也可以通过到境内外工程现场实习来获得实践经验。

建立新的工程教育合作模式

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还需要跨学校、跨区域、跨学科的合作,这种合作可以使人才培养定位更加准确、客观,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实际需要,而且能够更好地在工程教育上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校工程教育合作的对象可以包括:国内高校、国内行业企业、沿线国家政府、当地高校以及境外企业。


中国与不同区域国家工程教育怎么合作?

中东欧国家

工程教育总体实力较强,中国应加强与其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新型工科领域的合作,培养的人才层次定位于研究生教育。

西亚北非的大部分国家

工程教育总体实力一般,石油开采和加工等相关产业发达,中国应该在能源类、勘探类领域与其开展合作。这一地区连通大西洋、印度洋和亚欧非三洲,中国可在交通运输、土木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与之开展合作。

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东亚地区

大部分国家工程教育总体实力落后,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未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以初级产品加工、纺织业、制造业和采矿业等传统轻工业为主,因此中国可与其在这些领域开展工程教育合作。同时,这些国家农林牧副渔等行业较为发达,中国可在农业工程、水产类、动物医学、森林资源类等传统工科领域与其展开合作,培养的人才层次基本定位于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

 

延伸阅读


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劳动力供给充足但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一带一路”沿线共有65个国家,涵盖了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中东欧等地区,其中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该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38%,人口总量占全球的62%,而国内生产总值却只占全球GDP总量的31%。从劳动力数量来看,沿线各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平均为6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力供给充足。但需要指出的是,各国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目前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位于全球中下程度。据亚洲开发银行的评估报告显示,

                                    2010-2020年仅亚洲各国就累计需要投入7.97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涉及989个交通运输和88个能源跨境项目。

制定新的工程教育任务

制定新的工程教育任务制定新的工程教育任务
定新的工程

教育任制定新的工程教育任务制定新的 这些项目的建设完成,需要数以万计的交通运输、电力电网、海洋开发、油气管道和港口码头等相关工程建设、施工和管理人才。但工程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不高,部分国家自身难以培养足够数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需求潜力很大

 

 

 

(编辑:)

地址:洛阳洛龙区王城大道90号

电话:0379-65928323

邮箱:fzghc@l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