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教育理念重视提升国民的整体教育水准,
努力推动地区教育的平衡,力求创造人人机会均等的教育环境。 芬兰是北欧典型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体,有着优良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传统。
中芬应用型大学的合作交流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推进,中芬应用型高校近年来不断加强国际合作。
近日,中芬应用型高校创新及合作交流会召开,芬兰教育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及两国应用型高校代表就应用型高校合作模式构建和探索、应用型高校管理和教师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两国高校期待根据会议达成的共识,展开进一步的交流合作。
追求人人机会均等的高等教育制度
芬兰的教育理念重视提升国民的整体教育水准,努力推动地区教育的平衡,力求创造人人机会均等的教育环境。芬兰的高校分为综合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两大类。
芬兰现有14所综合大学,开设学士、硕士、副博士和博士学位课程,除承担教学任务外,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设置的主要学科有艺术、人文、商务、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
在综合大学里,一般需要花费3年时间,获得180个学分才能得到学士学位,再用2年时间获得120学分就可拿到硕士学位。若想获得博士学位,本科毕业生需要获得240个学分,至少需要4年的时间才行。
芬兰的应用科技大学仅提供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教学内容侧重高等职业培训,目的在于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芬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历史
芬兰的应用科技大学历史比较短,芬兰第一所应用科技大学于1991-1992年开始筹建,经过五年的试验,于1996年被政府批准正式成立,由此诞生了芬兰第一所永久性的应用科技大学。
2003年,芬兰议会通过了修订后的《应用科技大学法》(Polytechnics Act),双轨并行的高等教育体系最终确立。
芬兰共建立了25所永久性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范围很广,包括交通管理、商务管理、医疗服务、人文教育、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文化、旅游、餐饮等等。
高等技术学院所授予的学位特别强调专业技能,获得学士学位通常需要至少210个学分,花费3.5至4.5年的时间。若想取得硕士学位,则还要多花1至1.5年的时间增加至少60个学分。
特点鲜明的应用科技大学
1课程与专业设置
面向市场需求
应用科技大学在专业设置上很大程度上要考虑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
应用科技大学最热门的专业大都集中在市场需求旺盛的行业领域,如商业管理、技术通讯、卫生和社会服务、文化等。
2教学过程与学生职业生涯
构成紧密联系
芬兰应用科技大学所有的学位教育都要包括实用性的在职学习(Practical on-the-job learning)。
除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实用性知识与技能外,所有学生必须强制性修得20-40个实习学分,
以保障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充分的职业技能训练。
3师资队伍
理论联系实际
由于应用科技大学是由原有的职业学校或中学后职业学院合并而成,最初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这些机构。
为了使这批教师尽快满足并适应这种新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需求,设置了一个为期五年的特殊过渡期。
4应用型科研
密切联系地方发展
芬兰政府在评估区域发展状况时额外注重当地应用技术学院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发资源被用于区域发展、
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以及福利事业的改善,如围绕这些高等院校建立了诸多专家中心、技术中心、科学园区等。
5校企合作
全方位进行
芬兰政府在评估区域发展状况时额外注重当地应用技术学院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发资源被用于区域发展、
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以及福利事业的改善,如围绕这些高等院校建立了诸多专家中心、技术中心、科学园区等。
芬兰国家创新体系结构
底部的深色部分 >>政府参与的部分:其中最基础的是政府制定的国家或区域创新政策;上面是基础设施和服务架构;再上面是国家的创新教育与研发;再往上是由政府主导的集群化政策和项目。
上部浅色区域 >>企业层面要参与和解决的问题:实验室、孵化、初创企业、成长企业和领军企业。
芬兰科技创新体系
企业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既是科技开发的重要参与者,又是科技成果的直接受益者。
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的是,芬兰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采取了直接支持企业进行研究开发的政策。
目前,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中心资助的重点是中小企业,同时支持芬兰大型企业开展具有挑战性的研发项目。
芬兰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0.8%增加到3.4%,超过美国和日本,在全球名列第三,仅次于以色列和瑞典。在芬兰每年的研发投入中,政府投入保持在30%左右,企业占70%。
政府还将重大科技发展项目纳入国家计划,与企业共同投资,成果归企业享用。
芬兰政府重视教育,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芬兰政府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仅次于社会福利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占第二位。
芬兰教育界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和企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成为芬兰创新体系的坚强基石。
芬兰技术创新机制
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产学研三位一体是芬兰技术创新机制的突出特点。这种强调产学研结合的资助机制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金,并且促进了国家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
据统计,在芬兰,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有合作项目的企业约占50%,大大高于欧洲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