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帮助 2025 级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专业方向,9 月17 日下午,电子信息学院在开元校区教学楼开展新生专业导论讲座。电子科学系主任郭超、通信工程系主任吕治国分别主讲,电子信息学院全体 2025 级新生到场聆听。
郭超主任以 “正确认识大学生活” 为开篇,打破 “到了大学就可以放松” 的误区,强调大学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需用四年奋斗换未来五十年幸福。他围绕 “教育大背景 - 专业能力 - 学习方法 - 职业前景” 展开讲解,解读 “四个回归” 教育要求,明确学业挑战度提升、取消清考等新规,提醒新生重视学习过程;他结合智能手机、无人机、汽车电子等实例,介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包括电子电路软硬件设计、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相关算法应用;郭超主任给同学们提出学习建议,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鼓励新生加入科技协会、智能车协会等组织,参与学科竞赛;用案例详解学分绩点计算方式,明确创新创业学分的重要性。
吕治国主任从 “学业指导” 与 “发展规划”双维度出发,为通信工程专业新生搭建清晰的成长框架,明确学业导师职责,包括选课指导、学业规划、科技创新引导等,让新生知晓可依托的学习支持;他深入解读学分绩点规则,通过百分制与五级制成绩对应表,直观展示绩点计算逻辑,强调平均学分绩点达到2.0以上是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他分析了通信工程专业现状,指出专业分支多、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提出 “强化基础、面向应用、选准方向” 的应对策略,建议新生根据兴趣选择网络、软件、硬件等方向深耕;引导新生思考未来发展,梳理考研、就业、考公等路径,同时分享 “高效上课、理论结合实践、精读专业书、掌握外语、主动提问、学会搜索” 六大学习方法,鼓励新生培养专业学习兴趣。
此次专业导论讲座内容详实、贴近新生需求,不仅解答了新生对专业认知、学习规划、职业发展的疑惑,更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新生们纷纷表示,将以两位主任的建议为指引,制定合理的大学计划,主动提升专业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后续,电子信息学院将持续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活动,助力新生更快融入大学生活,成长为符合行业需求的电子信息领域人才。
(一审:金春阳,二审:陈朝辉,三审: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