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信息学院反诈宣讲暑期实践团队

乡村广播站的反诈“播音员”


宣讲团成员在行动
“各位老乡注意啦!最近有骗子冒充公检法打电话,说你犯了事儿要转账,这可千万别信啊……”7 月 7 日上午,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街后赵村的广播喇叭里,传来了洛阳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乡安反诈小队” 大学生们略带青涩却格外认真的声音。当天,这支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村子,以 “谨防电信诈骗,守护乡村安宁” 为主题,用大喇叭播讲、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为村民们送上了一堂生动的 “防诈课”。
队员们刚到村口,就带着精心制作的反诈宣传传单往村民聚集的树荫、小卖部走去。“张大爷,您看这个案例,跟您上次说的有人打电话让投资的事儿有点像……” 队员们结合近期高发的 “冒充公检法”“网络刷单”“虚假投资理财” 等诈骗案例,用村民们听得懂的家常话,一点点拆解骗子的套路。“那要是真接到这种电话,我该咋办?” 有村民忍不住问,队员们立刻接过话头:“您别慌,先挂了电话,找家里年轻人商量,或者直接打 110,保准没错!” 村民们围在一旁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记下要点。
“下面来考考大家!赶集时遇到‘免费体检送鸡蛋’,对方说你有重病,得买高价保健品,该咋做?” 午后的村头广场上,队员们组织的反诈知识问答热闹开了。这个贴近生活的问题一抛出来,村民们纷纷举手:“我知道!那是骗钱的,不买!”“得去正规医院检查!” 紧接着,“接到自称‘村书记’的电话,让转账到‘安全账户’咋办?” 的问题又引发热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互动中把防骗知识记进了心里。
这边问答正酣,那边的 “一对一帮扶” 也没闲着。针对村里老年人防范意识弱、容易被盯上的情况,队员们专门来到老人家中,帮他们下载 “国家反诈中心” APP。“李奶奶,您看这个按键,点一下就能查陌生号码是不是骗子;要是有诈骗电话打进来,它还能自动提醒呢。” 队员们手把手教老人开启来电预警、风险查询等功能,像给家里的 “钱袋子” 上了把 “防护锁”。
而村头的大喇叭,从早到晚都没闲着。队员们提前录好的反诈音频,用接地气的方言一遍遍播放:“刷单赚钱是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陌生链接别点开,个人信息不外传”…… 声音顺着广播传到田间地头、灶前炕头,确保家家户户都能听到、记牢。有村民笑着说:“这些娃娃的声音比唱戏还好听,听着听着,就知道咋防骗了!”
夕阳西下,大喇叭里的反诈宣传暂告一段落,但队员们知道,守护乡村安宁的责任还在肩上。未来,他们会带着更多村民的需求,把反诈知识用更鲜活的方式送进乡村,让村头的 “大喇叭” 持续传递安全的声音,为乡村振兴筑牢 “防骗墙”。
(一审:金春阳,二审:陈朝辉,三审: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