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防灾减灾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也随之增强,防灾减灾能力逐渐提高,但是因灾害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防灾减灾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具体表现为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今年以来,四川木里、西藏林芝等多地林火频发,京广线列车撞上滑塌体导致脱轨……每一次灾害都密切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切下,在饱含仁爱之心的守望相助中,我们渡过了一次次难关,积累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宝贵经验。人民是推动防灾减灾的根本力量,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确定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再次突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彰显了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优势。
五月阳光明媚,色彩斑斓。请广大师生打开心门,树立防灾减灾意识,与自然和谐相融,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体会人间真情的温暖,享受身心健康的快乐!由心出发,用心聆听,以心相鸣,让美丽的校园到洒满灿烂的阳光。
一、“防灾减灾日”相关资料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一)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意义
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二)设立“防灾减灾日”的目的
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二、防灾减灾常识
(一)地震
1.地震的危害
可导致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地面裂缝、塌陷、山崩、滑坡、海啸,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2.地震逃生常识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1)躲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在商场、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千万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及海岸,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或遭遇海啸的危险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遥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二)暴雨、洪涝
1.暴雨、洪涝的危害
暴雨导致的洪涝能冲毁或淹没道路、输电线路等设施,中断城乡运输、供水供电等,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人民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
2.暴雨、洪涝防范措施
(1)关注气象部门关于暴雨的最新预报。
(2)暴雨来临前,低洼地区房屋门口应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及时检查室外排水管道设施,保持排水通畅。
(3)密切注意汛期的洪水预警,及时采取避险措施。
(4)准备好饮用水、食品、医药等物品和通信救生等设备。
(5)如需撤离,应关闭燃气阀门、电源开关和门窗,并向高处转移。
3.暴雨、洪涝驾车出行注意事项
(1)远离路灯、高压线、围墙广告牌等危险处,绕开涵洞、桥下等地势低洼处。
(2)保持视线清晰,减速缓行,打开前照灯、防雾灯或汽车轮廓灯,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3)注意滑坡上的建筑物变形、开裂、倾斜,或者井水、泉水水位突然发生明显变化,可能要发生滑坡。
(4)溪流突然断流或者洪水突然增大,沟谷发生巨大的轰鸣声或者轻微的震动感时,可能要发生泥石流。
(5)陡坡掉块、崩塌不断发生,或者闻到异常气味、听到摩擦错碎声时,可能要发生崩塌。
4.暴雨、洪涝避险方法
(1)不要在连续暴雨后去山区旅游,更不要在山底露营。
(2)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时,选择正确的撤离路线,不要进入危险区。
(3)发生滑坡、泥石流时,应向两侧逃离,切不可顺着滑坡、泥石流沟向上游或者下游跑,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4)当遇到高速滑坡,无法逃离时,不能慌乱,如滑坡呈整体滑动,可原地不动或者抱住大树等。
(5)发生崩塌时,应注意保护好头部,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6)野外行车时遇到滑坡、泥石流、崩塌,最好绕道或者返回。
(三)大风、冰雹
1.大风、冰雹的危害
风雹具有来势猛、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大风刮倒农作物,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冰雹一般会将农作物砸坏、砸死,对农作物影响巨大。另外,大风和冰雹还容易导致建筑物倒塌或垮塌,甚至直接造成人员伤亡。
2.大风、冰雹应对方法
(1)风雹在中纬度地区常见,一般出现于春、夏、秋等季节的中午到傍晚时段。
(2)在风雹多发季节,关注天气,提前做好防雹准备,减少损失。
(3)注意防御风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4)在多雹灾地区降雹季节,农民下地应随身携带防雹工具,如竹篮,柳条筐,背篓等。
(四)滑坡、泥石流
1.滑坡、泥石流的危害
滑坡、泥石流是山区主要的地质灾害,一般出现在持续暴雨时期。对乡镇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屋、毁坏森林、道路及农村机械和水利水电等设施,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
2.滑坡、泥石流防范措施
(1)房屋不要建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要选择远离沟口,在地势高平的地区建房。
(2)下雨天,不要贸然进入深山。
(3)留意远处山谷打雷般的声响,这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4)如发现险情,要通过广播、电话、锣鼓等方式及时通知危险区的群众迅速转移至安全的高地。
(五)家庭应急自救常识
1.在家中装设天然气、煤气等报警器。
2.不要在衣橱等高处堆放行李箱等物品,以免坠落砸伤人员。
3.储存家居应急物品并准备家庭应急包。
4.针对不同灾难和事件,确定家庭中避难点或“安全房间”。
5.每半年给孩子讲述一次安全常识,以免孩子忘记。
6.让家人都知道电源总开关位置,学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
7.家中勿堆积易燃物品。
8.检查家中电线有无老化,裸露或者断裂现象。
9.厨房应有灭火器,所有家庭成员知道使用方法。
10.经常检查燃气设备是否有漏气等现象。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加快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与发展,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唯有强基层、强基础,方能行得稳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