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度,在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我与政治保卫部/保卫处全体同仁一起,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不断攻坚克难,持续强化安全能力建设,共同将我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安全环境。
一、党性强基,理想信念记心间
(一)以理论学习为动力,提升保卫队伍政治觉悟
带领全处同志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两会一课制度,为各项工作筑牢坚强的思想保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以组织活动为载体,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政治保卫部/保卫处支部组织开展了多次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党日活动。通过党日活动和集中学习,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无缝对接,使全体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了克服困难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信心,凝聚了干事创业的人心。
(三)精诚团结守底线,不折不扣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把队伍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关键。班子之间、全体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提醒、相互补台,形成了和谐相处、充满干劲、同甘共苦、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在工作和生活中,每个同志都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直抒己见,红红脸、出出汗成为了常态,争论之后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努力。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日常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优势,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和各项廉洁纪律,坚持每周处务会议制度,确保各项开支公开透明。重要项目还要邀请校内外专家充分论证。
二、敬业固本,确保校园恒安全
(一)严防渗透,确保校园政治稳定
一是充分发挥信息员作用,进一步加强各类敏感信息的搜集,及时将不稳定因素处置在萌芽状态。二是时刻关注重要节点信息,做好敏感时期校园稳定工作。三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全员意识。
(二)强化综合治理,净化校园环境
一是开展全校性安全隐患大排查,及时消除消防、治安安全隐患。二是开展校园交通秩序整顿、违章建筑拆除、临时用工人员摸排统计、学生信息专项复核等专项行动。三是完善道路交通和消防标示,划定“禁止停车区”和“消防通道禁止占用”等标示。四是加强校内社团活动管理,严格活动审批程序。五是加强校园巡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守护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落实消防责任,确保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方面严格执行消防重点部位日巡查、月检查制度和专项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消防设备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更新,一些长期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消防的存量顽疾得到大幅度减少。
(四)加强安全教育,筑牢学生安全成长基石
一是开设安全前置第一课,通过邮寄《大学校园安全常识》和麦课在线安全教育,让新生人未入校,就已经上了校园安全第一课。二是组织新生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警示学生时刻关注身边人、事、物的安全动态。三是要求各学院以班为单位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四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安全防范常识。五有针对性的开展反诈骗、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题教育培训。六是开展校园安全文化节,增加广大师生对安全文化活动的参与度。
(五)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工作规范化运行
对涉及校园安全稳定的制度和预案共计81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修订完善和汇编,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切合实际、便于执行。各项安全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法可用。强化制度的执行落实,安全工作实行全员全域全时覆盖,全面提升安全工作的运行效能。
三、担当铸魂,急难险重冲在前
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高标准做好校党委部署的各项重点工作。在防范校园重大风险工作中,克服困难,与兄弟部门一起坚决拆除了校区内的违章建筑,清除了个别违章经营商户,依法打击了校闹行为,及时阻断黑恶热力向校园渗透的苗头;主动掌握信息,对教工违法违纪、临时用工风险及时预警,扼制风险苗头。在省委组织的“党委防范重大风险”考核获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省级平安校园”考评验收获得检查组的一致好评,学校再次获评“省级平安校园”。在学校文明校园标兵申报和复查验收、意识形态、宗教工作等考评中,主动配合积极协作,以平安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为各项考评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确保了各项考评工作顺利通过。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克服物资紧缺的困难,迎着寒风,顶着酷暑,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始终冲锋在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保卫处是我校疫情防控参与人数最多、投入时间最长的部门,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开拓进取,工作创新有亮点
(一)研究安全规律,成立校园安全生态研究中心
2019年,我校牵头联合洛阳市四家单位成立校园安全生态研究中心。中心致力于安全工作机制的优化和创新、校园安全生态体系的构建、校园安全大数据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河南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目前该中心已经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中心已经成为洛阳教育系统安全教育的基地,立志为洛阳教育安全和副中心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二)构建校园安全文化,打造“校园安全文化节”品牌
通过在全校开展安全主题班会、校园安全主题海报创意设计大赛、微视频大赛、校园安全文艺展演等活动,让校园集体安全理念深入师生心中,以期达到人人要安全、人人能安全、人人护安全的目的。河南日报对我校校园安全文化节活动进行了专题报导。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两届。
(三)提升行业双重预防水平,建设双重预防体系样板
结合学校安全工作实际,根据自主建设的原则和直观、系统、简洁、实用的目标,自建专业团队研发了适用于高校的双重预防系统。目前该系统(一期)已在九都校区建设完成,达到了国内先进、行业领先水平,获得了河南省教育信息化成果一等奖。
(四)创新安全管理思路,促进校园安全工作迈向新台阶
1.校园出入管理智能化,校园安防水平大幅度提升
任职期间,实现了智能门禁系统的应用,实现人车分流,车辆分类通行,车牌和人员智能识别自动放行。出台了《洛阳理工学院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对入校超时的非公务性社会车辆进行收费管理,校园内不明车辆大幅减少,师生通行环境明显改善。
2.倡导五联动工作机制
构建了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师生联动、内外联动、多防联动的“五联动”工作机制。被省教育厅和中国教育在线作为典型工作案例在官方网站宣传。
3.创新安全教育的“三结合”模式
在本届班子努力下,我校成为河南省第一家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安全教育的高校,教育成效显著。提出的“三结合”安全教育方式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肯定。另外,根据学校工科楼建设规划提出的安全应急智慧学习工厂建设方案也受到教育厅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赞赏并表示将对此方案给予资金支持。
五、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
1.科学研究的创新性还不够,突出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
2.仍需在压实二级单位的主体安全责任上想办法、下工夫。
3.学校师生的集体安全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从研究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安全理论体系着手,与保卫处新一届领导班子一起,凝心聚力,科学谋划,全面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为学校的安全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