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园地 >> 教学活动 >> 正文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的要求
作者: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03-1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1]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进程中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理应成为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这方面做出努力的重点,一是要提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的自觉性,二是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把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统一起来。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必要性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的必要性,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一门意识形态性质的课程。

意识形态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不同的阶级利益。无论思想史上对意识形态存在怎样的理解或取怎样的态度,意识形态所要表达的根本,就是价值观。当然,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理论形态,需要知识分子进行逻辑论证,以便将其所代表的阶级或利益群体或利益集团的价值观上升为理论体系即意识形态。而这一论证的本质,按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揭示的,即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2] 或者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3]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域中,意识形态的本质就是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它反映的是对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取向,即对自己所追求利益的必然性、合理性与合目的性所作的理论论证。而且,意识形态在表达利益关系时,最根本的特性是:把某种特殊利益说成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或是人类的普遍利益。这决定了历史上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虚幻性,即用形式上的利益普遍性来掩盖其实质内容上的利益特殊性。把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打扮成普世价值的实质,即在于此。而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无产阶级历史地位的科学揭示,表达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在本质上和长远意义上对人类解放所具有的普遍性。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表达了人心是最大的政治”[4] 的价值取向,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强调中国梦不仅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即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要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挑战,必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中的本质地位,在价值观层面上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进行有效的辩护。这样,才能够既抵制所谓淡化意识形态去意识形态的思潮,扭转以普世价值为包装的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渗透的趋势,同时,又可以避免回到以往泛意识形态化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的老路。从而在国内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而巩固党的执政的精神基础;同时,有效地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和舆论界的话语权。

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最终是使大学生在政治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增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这要求在理论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各个理论观点之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蕴涵在这些理论观点中使之得以形成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要使大学生认同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不仅需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相对于包括西方理论在内的各种其他理论和社会思潮的比较优势,更需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于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在内的其他价值观的进步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其他价值观具有相比较的进步性,是因为它实现了对内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之中的价值观养分的有效汲取,符合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要求和世界的潮流,反映了促进近现代中国历史变化的精神力量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期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凸显这一价值观,可以有效地使大学生在面向世界、走向国际的同时,自觉筑起意识形态的安全网;在面对社会转型和前进道路上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时,能把稳社会进步的方向盘和社会转型的稳定仪,对各种理论模型和思想观念作出科学理性的价值评价,抵制各种危害社会进步的错误思潮的蛊惑。

因此,为了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不应该只是局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部分,而应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须做到三个结合

青少年是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当代大学生与中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人相比,无论是在心理特点上还是在思维方法和接受方式上,都有很大差别。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主渠道,应从理论切入,通过提升到思想高度,最终落实到价值观的认同和价值责任的担当。这就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做到三个结合

其一,把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价值评价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价值中立的知识传授课或信息传播课,而是传播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课程,而意识形态的本质即是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作为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论证既体现生动的实践逻辑,又蕴涵严密的科学逻辑。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不能局限于只是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2个词作简单的内涵演绎或牵强的外延归纳,也不能只停留在通过讲故事来以情动人的水平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踏入社会后要有价值担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评价能力,以在不可逆转的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中,对符合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作出正确的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学术理论话语来支撑价值观层面的意识形态话语,构建起价值观的理论逻辑,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理论思维。

其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三个自信的确立结合起来。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工作者是承载着祖国利益的。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要帮助大学生确立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不能满足于罗列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荣史或现实强盛的数据,而是要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较优势。这一比较优势,既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又充分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更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充分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中所蕴涵的价值观。如邓小平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为什么首先突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在社会利益出现分化后,又强调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的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为什么他强调改革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同时又反复呼吁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为什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起以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为首要经验,把公平正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为什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如此等等。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中蕴含的价值观,一方面可以使三个自信的教育有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支撑,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血有肉,有具体内容的衬托。

其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目标结合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大学生的现实利益之所在;既是大学生的利益,也是大学生的责任;既是大学生对前辈责任的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后人的责任交代。要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要深刻分析中国的发展何以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何以需要中国抢占先机、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以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同时何以需要中国学会做一个大国,以把中国的机遇变为世界的机遇,以此来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三、准确把握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中,主流媒体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由于普及宣传需要突出重点和用形象的语言吸引受众,因而难免存在偏差:一是有意无意地把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割裂开来,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说成是国家和社会的事,个人只要管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而漠视了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二是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泛化,把诸如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都当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冲淡了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或把价值观矮化为一般的道德规范,从而贬低了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三是或片面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或片面强调它的所谓普世性,从而淡化它的社会主义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课,需要有理论逻辑的论证来体现其价值内涵,证明其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以避免宣传和教育时可能出现的片面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大学生的头脑。

其一,核心价值观主体: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的关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12个词的各4个词,分别表述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性,有利于对群众的宣传。但是,在理论教育中,不能将三者割裂开来,更不能只讲国家对公民的要求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需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的要求、社会本身发展的需求以及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诉求相统一的价值,否则它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表达意识形态所反映的利益的普遍性,表达广大群众不同诉求中的共同部分,从而为广大群众所认同。它既要体现国家的意识形态要求,更是国家的要求;它既要反映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诉求,也是公民的自身要求。

而能够把国家的要求和公民的诉求统一起来的,则是社会的需求。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任何人类活动的需求都具有社会性,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所谓社会需求实质上是社会关系需求,即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不管这种共同活动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5] 这种共同活动随着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会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依赖和需要。由于是社会关系需求,因而能融合国家要求和公民诉求

在当代中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正是对社会关系需求的自觉表达,以此来融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之所在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并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功能,因为这一价值取向是国家对公民的要求与公民对国家和社会诉求交集:朝上,也是对国家的诉求,因为只有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国家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朝下,也是对公民的要求,因为具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理念的公民,才有可能自觉地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己的内在准则。可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4 个词,不仅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也应该是国家和公民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如果国家制度和公民意识中缺乏这4个词的价值取向,则社会层面的这4个词的价值取向也肯定会落空。

中国当前最大的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其总体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中就蕴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根红线。我们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应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而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是国家、社会的责任,也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既要说服大学生确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重要性,更要强调大学生培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对于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国梦的意义。

其二,核心价值观内涵: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特色和人类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内容,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诚信等极具中国特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目标,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而自由、平等、法治等则汲取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重要的是,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这三者截然分开,更不能对立起来。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优势不仅在于它同其他社会文明成果的区别,更在于它是否能体现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文明不能因为在资本主义价值观中有体现人类文明成果的内容,就视其为不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而加以排斥。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并不是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实践或传统的社会主义概念出发所演绎出来的,而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国情、又力图走在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前沿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但不能从抽象的社会主义观念、更不能从传统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出发,把它与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对立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历史文化的积淀、现实发展主题和未来进步的方向这三者相结合。它以对现实问题的认知和把握为基础,如强调富强、民主、文明等,同时,既植根于中华文化根基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与升华,如爱国、敬业、和谐等,又放眼未来,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从而打通了历史、现实和未来,使传统性、现实性与理想性得到有机的统一。

其三,核心价值观外延: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底线价值和公民道德规范的关系。

一个多元化社会的价值观,大致有三个层面:最上层是核心价值观,中间层次是各阶层各群体多样化的价值观,最低层是底线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反映全体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对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多样化价值观起到引领作用,对社会进步起到导向作用。而底线价值观,尽管是多样化价值的最小公倍数,却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必要因素。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价值观多样化,各种价值观的摩擦乃至冲突难免,因此,社会进步不仅需要能够引领社会思潮的核心价值观,还需要确立社会的底线价值观。当前某些领导干部的经济腐败和生活腐化,已不是是否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而是已丧失了做人底线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今后引领社会进步的社会中坚,需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也需要有做人的底线价值观。我们既不能脱离大学生做人的实际,只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能把本来只是做人的底线价值观的东西,甚至只是做人的行为规范,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也当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一个,把思想爱好、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什么都往里,看似提高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实质贬低了它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合理价值诉求,但又高于公民的自身价值追求,因为它是引领社会不同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对于社会而言,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价值观与道德规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价值观引导并且规范人的行为,价值观错了,行为规范必然要出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既要讲清价值观对道德规范的制约作用,又不能把价值观降低为一般的行为规范。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神圣性,使大学生对其确立应有的敬畏感,知其来之不易,知其是中国社会进步之所必然,知其为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之所应然,是十分严肃的事。如果不能区价值观的层次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混同于底线价值观甚至一般的行为规范,则将失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培育的有效性,也将损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责任编辑:龚春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 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5-05-25.

[2][3][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7552532.

[4]习近平. 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