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 >> 洛理声音

河南日报发表我校校长刘国际署名文章

刘国际

2018年09月10日 12:17     来源:宣传部

 

9月8日出版的《河南日报》发表我校校长刘国际署名文章《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协同育人  全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报道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8-09/08/content_278936.htm

报道原文:

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协同育人

全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8年8月3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其核心是让行业企业成为重要办学主体,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作为“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的本科院校,洛阳理工学院以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为契机,从育人理念、合作机制、组织方式、实现路径上不断探索与创新,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生态。

着力深化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治理结构。校、院全部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与洛阳市政府、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采用PPP模式共同组建机器人学院,企业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重大事项。

着力深化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集群建设。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文化创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等5大专业集群全面对接建材行业和洛阳“565”现代产业体系中的11个产业,强力推进“大舰战略”。实施专业设置动态化管理,2018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5个专业全部为应用型、新兴战略专业。

着力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建立的“3+x”“2+1+1”等多样化培养模式,通过“卓越班企业实习”“课程置换”的方式,校企联合培养毕业生2000余名,实现“校企双主体”。

着力深化“对接一线”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按照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学校两年间投入4114.6万元建设了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综合实验平台、机器人运动控制与传感实验室、大数据应用超级平台等一体化实验平台18个。

着力深化“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校将创新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千度创客空间”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为省级大学科技园,2017年入孵的100多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总收入达到3451万元。

着力深化师资队伍“工程化”能力建设。通过教学评价、薪酬激励、职称评定等制度改革,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仅2018年,遴选48个锻炼基地,参加工程锻炼92人,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挂职7人,参加芬兰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培训近400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759人,占比57%;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234人,业界导师、校外导师78人,占比23.3%。

社会服务行业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近三年,学校取得800余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证书,与建材相关的就达700项。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先后当选中国—东盟建材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主席单位等。学校与洛阳市等60余家地方政府、产业集聚区、企业单位开展合作,与郑州大学、洛阳市人民政府在校内共建郑州大学洛阳研究院。根据河南省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学校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133件,发明拥有量246件,在全省高校中分列第6位和第8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近三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288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12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2017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学校位列全国普通高校本科组第192位,河南省第8位。

扎根中原大地和建材行业办大学,学校将牢牢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基本原则,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全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奋力谱写光彩的“洛理”篇章。

 (洛阳理工学院校长 刘国际)

 

上一条:河南省教育厅发表我校教师热议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下一条:中国教育报发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