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 返回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示范校建设专题网>>他山之石>>正文

玉林师范学院:综合改革促特色发展

更新时间:2017年12月12日 15:28点击次数:字号:T|T

玉林师范学院:综合改革促特色发展

玉林师范学院适时地抓住“综合改革”和“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确立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改革力度,取得阶段性成果。


综合改革与应用型大学建设


地方高校综合改革和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背景

2015年,玉林师范学院获批广西四所“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也是仅有的应用型大学,同时,获批“整体转型”发展的试点高校。这是学校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由“量”的增加到“质”的提升战略的转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变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但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人才培养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同时,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创新创业等重大战略,结合广西“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迫切需要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国家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就是要更好地促进地方高校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背景与任务。综合改革与应用型大学建设互相贯通、互相促进,要实现地方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必须通过综合改革来实现。


综合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地方高校综合改革将面临的挑战

玉林师范学院综合改革与其他地方高校一样,主要面临着几方面挑战。一是转型发展带来资源配置的挑战,学校在转型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博弈中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二是高校分类管理、分类建设的冲击,如果找不准方向、定不好位,就将使自己陷入两头不到岸的困境;三是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着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设置不明,师资队伍、服务地方能力、毕业生创业能力不足等共性问题;四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面临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问题。高等教育问题错综复杂,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综合改革更加需要注重其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学校综合改革和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路径

相对其他高校,地方师范院校面临专业、师资结构单一等问题,综合改革和应用型建设难度相对更大。因此,玉林师范学院在设计改革思路时,首先,明确综合改革目标:到2020年,实现“一个建成、四个突破”的目标。即,建成国内知名、区内领先、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在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学位点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其次,确立综合改革思路:以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总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专业结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以人才队伍建设与分配制度改革为关键,以学科学位点与创新平台建设为动力,以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建设为制度保障,以信息化建设、校园建设为基础条件,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深化改革学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最后,形成改革共识,综合改革在二级学院设置和专业调整、双师型队伍建设、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使原有的格局发生改变,这就需要更新思想观念,在全校形成改革共识。因此,我们提出综合改革要树立“五种意识”,即改革意识、大局意识、危机意识、担当意识、落实意识。

玉林师范学院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2015年学校确定为“综合改革年”,在经过多方位调研、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环节,全校形成共识,最后由学校党委决定,形成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上报教育部门备案。方案确立改革8大领域,提出36条意见,90项任务,涉及配套制度43项。针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等八大领域的任务和措施,分年度、分项目计划,确保有序按时推进。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要素

加快建设应用型大学,要准确把握建设的核心要素: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行业企业实践教学资源、服务区域发展应用研究等。只要抓好这些核心要素,学校建设工作将全面推进。这其中,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改革尤为关键,学校各专业构建“三大平台+六大模块”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建立“实验+实训+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学校推行体育俱乐部制、通识教育课程等公共课有效性改革,深受学生欢迎。


转型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如何向应用型转变?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社会对人才的规模、类型、质量需求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家教育部门提出地方高校办学思路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四个转到”。落实到学校,就是要在应用型办学思想、应用型学科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层面突出其“地方性、应用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谋划、综合施策、统筹推进。

如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玉林师范学院进一步明确“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的办学定位,围绕广西和玉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校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为此,学校与玉林市政府部门签订了《市校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玉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依托玉林作为国家中药材和食品加工基地、海峡两岸农业试验区、国家非公经济发展示范城市等优势,结合玉林的医药食品、陶瓷、有色金属、再生资源、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转型升级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优化调整学校二级学院和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成立商学院,对接玉林较为发达的商业;整合成立生物与制药学院,对接有“南方药都”美誉的制药产业;整合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对接玉林食品加工产业;成立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对接玉林文化和旅游产业;新成立的农学院,对接玉林现代农业经济产业;新增设的土木工程等专业,对接桂东南发达的建筑行业。学校确立了“做优做精教师教育专业,做大做强应用型专业”的思路,通过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实现专业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培育生物与药学类、化工与食品类、经济与管理类、电子信息类、文化创意类等专业集群,在资金、师资、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加以重点建设。与此同时,学校保持和强化教师教育学科优势和特色,成立了农村教育研究院,进一步加强对广西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研究和服务。

有为才有位,学校强化为地方服务的办学定位,与玉林市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直接对接的改革措施获得了市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的高度认同,并强化了合作深度,到目前为止,已经与南药康园等制药、食品、现代农业、建筑多个行业的40多家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市校共建关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越来越密切。


(编辑:)